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2020-09-10党辉
党辉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在学前教育过程当中,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幼儿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到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学前教育相较于中小学教育而言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该阶段的教学并不以传授幼儿文化知识为主,而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以及感官认知度为主,同时还要有效地帮助幼儿树立起良好的三观。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幼儿自信心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自信心;存在问题;培养策略
一、前言
作为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起点,也是奠定人生方向的幼儿教育,一直以来都颇受关注和探讨。目前,培养幼儿自信心已经成为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而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需要从落实分层教学模式,创设良好教学环境,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三方面着手进行具体的幼儿自信心培养工作。
二、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从本质上来讲,幼儿教育即学前教育,该项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幼儿迈入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在该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幼儿树立起正确且健康的价值取向,并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自信心,使其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1]。而在幼儿教育当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当幼儿能够有效地树立起学习自信心之后,那么,其未来发展高度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目前在幼儿教育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较为显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多个方面,需要幼儿教师重点关注。而此次研究的核心就是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育,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的成效。
三、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阻碍性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幼儿教师对于幼儿自信心培养研究的不断深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要想保证幼儿自信心培养工作可以持续有效的开展,并实现既定教育教学目标,幼儿教师仍然需要克服存在于教育教学当中的一些阻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多个方面[2],
(一)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的意见不重视,时常会依照自身的主观意识来反驳幼儿,使幼儿逐渐地丧失提出意见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同时,幼儿教师在课上往往会主导幼儿去如何进行学习,而没有充分地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没有凸显出幼儿在课上的主体地位,导致幼儿的学习主动性逐渐丧失,对于教师的依赖性提升,无法对自己的想法产生自信心。
(二)良好的幼儿自信心培育情境创设难度较高,诸多幼儿教师表示在实践帮助幼儿创设自信心培育情境的过程当中,会显得无从入手,只能够通过简单的开展一些游戏活动来让幼儿意识到自信心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效果甚微[3]。
(三)幼儿教师没有有效的落实分层教学模式,幼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统一的授课标准,那么就会导致基础能力较低的幼儿更加容易丧失学习自信心,这对其未来发展将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实现路径分析
(一)从教育观念着手,尊重幼儿的想法
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观念不仅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成效,同时对于幼儿的性格形成以及感知观念形成也会产生较强的影响,只有保证幼儿教师所奉行的教学观念与培养幼儿自信心教育计划相一致,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实现既定培育幼儿自信心的目标。为了能够有效地实现对于教学观念的改变,首先幼儿教师自身必须重视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工作,并积极努力地探索影响教师教学观念与幼儿自信心形成之间的关系,寻找到适合培育幼儿自信息的适用观念。例如,素质教育理念,构建主义学习理念,生本教育理念等,都极为适合在培育幼儿自信心的工作的当中使用[4]。其二为,幼儿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不得因任何原因来对幼儿所提出的想法进行反驳,如果发现幼儿所提出的想法有悖常理,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正向引导,告知幼儿该种想法所产生的结果,使幼儿直观地了解到该种想法的错误性,并及时地进行纠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够在幼儿提出想法的开始就否定幼儿的想法,当幼儿自己认识到想法的错误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其进行表彰鼓励,从而增强其自主思考自信心。其三为,幼儿教师需要,明确现阶段幼儿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幼儿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各类教学方案的制定,同时在课上还要积极主动地去探寻幼儿的学习需求,并引导幼儿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凸显出幼儿在课上的主体地位[5]。具体而言,自信心属于幼儿9项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幼儿的自信心提升之后,相应的其他几项情商也会有所提升。下图1为幼儿9项情商示意图。
(二)从教学方法着手,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策略是提升教学精准度以及时效性的基础保障性教育教学措施,同时该项教学措施也符合现代化教学方式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另外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幼儿教育中培育幼儿自信心工作也有着一定的帮助[6]。基于这一情况,分层教学模式在幼儿自信心培育工作当中的有效应用也显得尤为必要。为了能够有效地发挥出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升幼儿自信心培育成效,幼儿教师首先需要对幼儿进行精准的分层,具体而言,需要依照幼儿的自信心情况,基础学习能力,活泼性,学习兴趣等将幼儿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基础素养较高的小组,基础素养中等的小组,基础素养较弱的小组[7]。其二为,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准的分层,对于基础能力较高的幼儿要以培育其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为主,并及时地帮助其纠正在完成学习任务期间所存在的问题;对于基础能力中等的幼儿要以帮助其夯实基础为主,引导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问题,从生活当中探究各类知识的核心要义;对于基础能力较弱的幼儿,要以培养其学习兴趣为主,尽可能地对其進行正向鼓励,使其能够有效的了解到教师对其的关注,并用努力学习来反馈教师,从而使其自信心不会受到影响。最后,要对教学评价标准进行分层,对高层次的幼儿要保证纠错评价与鼓励评价并重,在避免其产生骄傲自满心理的同时,有效地提升增强学习自信心;对于中层次的幼儿要以正向引导式评价为主,由于这一层次的幼儿基础不扎实,教师需要及时地帮助其纠正错误的观念以及想法,使其能够高效地完成既定学习任务,长此以往当幼儿意识到自身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其自信心就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对于弱层幼儿要以鼓励式评价为主,当幼儿在思考问题并提出想法之后,要先对其进行鼓励评价,告知其想法很有新意,寻找其优点,从而增强其提出问题以及提出想法的自信心。最终保证幼儿自信心培养计划得以实现。教师可以从优秀品质金字塔当中寻找这类幼儿的优秀品质。具体如下图2所示。
(三)从教学情境创设着手,有效创设良好教育环境
在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下,幼儿将可以直观的感知到自信心对于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强化幼儿对于自信心的直观認知度,进而保证幼儿自信心培育工作变得事半功倍[8]。具体而言,首先幼儿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创设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幼儿教师更需要在教学当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在保证教学态度和蔼可亲的基础上,保证教学氛围的轻松愉快性以及自由行,引导幼儿在课上可以依照课上纪律,先举手然后畅所欲言,不要对幼儿的想法进行限制,使其能够充分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从而保证敢于并且自信的表述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此过程当中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9]。其次,幼儿教师需要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通过设置一些在幼儿接受能力范围之内且能够在教材当中寻找到答案的问题,让幼儿自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幼儿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当中要保证遵循由浅入深原则,在幼儿接受能力范围内原则,从而使幼儿在解决完问题后,产生较强的学习成就感以及学习体验感,并提升其自身的学习自信心。最后,幼儿教师严禁对幼儿提出过于严厉的批评,避免打击到幼儿的自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幼儿在学前受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一生的发展高度,幼儿阶段属于人们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幼儿所形成的性格以及价值观会在后续的学习以及未来的生活当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必须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当幼儿能够具备较强的自信心之后,才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各项教学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培育幼儿学习自信心的过程当中必须保证幼儿自信有度,不会形成刚愎自用的性格,要引导幼儿客观的辨别自信心与骄傲自满,从而保证幼儿能够健康成长。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有助于幼儿教育进一步升华,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基于这一情况,相关的幼儿教师在实践工作期间必须从各方面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晓彬.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J].中国校外教育, 2019(35):156-157.
[2]吴海春.文化自信视域下面向学龄前儿童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39(11):4-6.
[3]李正秀,刘生翠.浅谈学前教育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学周刊, 2019(33):168.
[4]张丽琴.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解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16(08):228.
[5]毛毅莲,唐青才.冒险教育活动促进4-6岁幼儿自信心发展的实验研究[J].教育评论, 2019(05):32-35.
[6]陆晓琴.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9(18):220-221.
[7]王芳.武术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幼儿文化自信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8(31):248-249.
[8]肖旭.兴趣·表扬·鼓励——基于自主游戏对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研究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8(20):21.
[9]季晓萍.快乐体操对幼儿自信心的影响研究——以“杨威Happy Gym”为例[J].福建体育科技, 2017,36(0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