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

2020-09-10周王陶

教学博览 2020年30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周王陶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积累语言、增长素养、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必备要求。阅读能力不过关,会直接阻碍学生的学习步伐。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教师必须深入贯彻新课改精神,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优化学生阅读学习体验,在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实现阅读教学质量的巩固与提升。当前,在阅读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深入分析研究这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阅读教学中,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学生缺乏自主性。虽然新课改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但是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及时转变,阅读教学中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轻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常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学生的自主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转变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开展阅读教学,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目前还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改理念不符,这是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阅读教学内容单一。语文阅读教学过度依赖教材,阅读资源和阅读内容单一,阅读环境封闭,学生较少接触课外学习资源,阅读面窄,这既不利于学生阅读视野的扩展,也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3.教师占用课堂时间过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在讲解完教学内容后,已经临近下课,挤占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训练的时间很少,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增强语文学习主动性的基础课程。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加强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知识面的拓展,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基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对策

(一)做好課前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结合现阶段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现状,语文教师要在深入分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以正确的教学观念为指导来安排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设计,提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在课前,语文教师要制订一份详细具体的教学计划。在拟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目标。其中,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科学合理,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实际的阅读能力。以学生实际的阅读能力为基准,科学地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计划,促进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培养和提升。在教学中,严格遵循教学计划进阅读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谆谆教导,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通过情境创设,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兴趣至关重要。阅读学习能够带给学生愉悦感,这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假如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那样阅读过程就会味如嚼蜡,没有丝毫的乐趣。只有让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进而提升阅读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阅读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开始前,语文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个有趣的情境来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导入接下来要讲解的内容,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调,让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阅读学习的质量。为学生创设各种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蕴涵的情感,帮助学生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真谛,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三)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主体性

学习知识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自主阅读学习体验。课堂上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讲解,还要让学生亲身去实践。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多地将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自主的阅读学习体验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生缺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会对教师形成深度依赖,这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新课改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发挥教师引路人的作用,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在阅读课堂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主体性,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以此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课堂上,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思考和阅读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研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要减少对课堂时间的占用,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解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自由阅读任务,将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鼓励学生交流讨论、自由想象,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结语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注重阅读教学的质量,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让阅读教学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体验。当前阅读教学现状还不容乐观,语文教师要对当前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对应的教学对策优化当前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让阅读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探讨[J].读书文摘,2015(2).

[2]李云娥.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新课程小学(小学),2016(3).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光华学校  625000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