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2020-09-10卢小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0期
关键词:身教电教

卢小玲

摘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身教:以良好的人格力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言教:以创新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教:以教学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身教;言教;电教;提高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208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说:“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这就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走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怎样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从身教、言教、电教三个方面下苦功才能实现。下面谈一些见解:

一、身教——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身教:就是以身作则,用自己行为教育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学生。

1、师者,魅力也。人格魅力是指教师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能吸引人的一种力量.一个具有宽广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精深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自信与激情,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得教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乐于学习,对本学科产生强烈兴趣,始终保持求知热情与动力。

2、师者,身正也。身正是为师者必备的素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身正者,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儿时谈偶像,总把某某老师挂嘴边。“李老师的字写得真漂亮”,“陈老师唱歌真好听”,小时候总把老师的硬件条件当榜样,并效仿他(她)。年龄渐渐大了,开始懂得老师是否正直,是否受同事钦佩,是否对领导溜须拍马,甚至他在家里是否孝顺老人,是否疼老婆爱孩子都会被我们“举证历历”。如果这些都做不好,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加上内功不足稍有懈怠,一句“我们老师都这样”,足以“上梁不正下梁歪”。

3、师者,谦虚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当教然后知困惑。知不足才能自反也,知困惑才能自强也。所以说教与学要相长”。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但是谁又知道学生需要的那杯水就必须从你那潭水里获取?问:哪里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答:学海。我不赞成老师上讲台就说,今天教大家什么什么。现在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时代,以自我为中心不得人心。正确的说法是“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什么什么”。

4、师者,博学也。博学: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娱乐艺术、体坛影视等都懂或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

教师做到了以上所说的“魅力、身正、谦虚、博学”具有优良的素质,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二、言教——以创新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言教:用语言引导、教育人。作为教师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艺术上。

言教是课堂教学艺术主要的表现

(一)导课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课,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导课方式。

①总结法:即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整个课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起到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作用。

②发散法:即把教学过程得出的结论、命题、规律等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面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己讲知识的掌握。如:一词多解、一词多用、一字多音。

③假想法:指对课文作各种假想,让学生依据假想推断另外的结局,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使學生的学习意犹未尽,余想不断。

④回味法:即在一堂课结束时,注意增添浓郁的色彩、艺术的含蓄,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课后引起咀嚼回味,展开丰富的想象。

(二)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是知识的载体。富有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情感、思维、兴趣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有“三声”

1.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上课,严肃有余,活改本是,课堂“火药”味浓

课堂上教师绷着脸,用严厉镇住学生。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非感动的哭声。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引发的笑声,有教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学生笑一次。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有“赞美声”

有些教师上课,习惯做“纠错”工作果堂上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容易造成学生“无声”。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趣状态。

3,有“惊话声”

有些老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完成,但没有特点,少有亮点。课堂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语之处”。“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各科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它能更集中学生注意力,避免单调刺激,减少学生的疲劳,使教学气氛和谐经松。例如:教师在讲授概念和重点问题时,声调要有力,速度要缓慢,要深入分析论述,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讲授次要问题时,速度可稍快,声调可稍低。教师讲课的语言,切忌太快、太慢、太高和太低。要表现“抑扬顿挫、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之情感。

4.语言幽默与趣味性

课堂教学中的幽默,就是运用各种巧妙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与表情,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求知的快感和启发学生的智力。实践表明,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凡是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能迅速掌握,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电教--以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电教:是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器材,通过对信息的结存、调解和再现技术,利用多媒体平台所进行的教学。

教学媒是教学中用来向学生传通信思的上要工具。纵观整个教学史,实物、图曲、形体、环境的再现都需教学媒体这个平台去展现,实观直观教学和情景教学之目的,从面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性。例:利用教学媒体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制作课件进行教学,使教学过程直观、生动、活跃,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性,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身教、言教、电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屹梅.浅议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学周刊,2012(35):109—109

2:涂燕舞.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教师,2011(26):90—91

猜你喜欢

身教电教
高校芭蕾基训教学中“言传”与“身教”重要性探讨
路在脚下 梦向远方
浅析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用爱点拨心灵
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电教工作者要有“五颗心”
不算看
发挥县级电教机构作用 促进全县电化教育发展
电教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