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9-10汪爱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汪爱红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學中,作文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之一,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情感表述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文章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226

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积累足够的素材,灵活

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对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情感进行表述,是锻炼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但是,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受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限制,导致其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不高。 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全面分析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并积极探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便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太过陈旧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时候,依然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采用“命题—范文—模仿”的固有形式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方法也太过陈旧,导致心智发育不甚健全、理解能力也有欠缺的小学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进而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严重制约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缺乏写作兴趣, 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然而,就目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单调的教学模式,死板的教学方法,导致作文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 学生逐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三)基础知识储备不够

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就需要学生储备足够多的基础知识,如修辞手法、词汇运用、写作技巧等,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都会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导致写作教学成为空中楼阁,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师的预期要求, 同时还会打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致使学生失去写作的热情,甚至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

(四)写作内容太过空泛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限制, 生活经验和情感阅历都有所欠缺,对事物的认知也比较片面化,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限,多是单纯的词汇堆砌,或是对写作模式的生搬硬套,无法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就导致了学生写作内容太过空泛,甚至脱离实际生活,无法打动读者。

(五)抄袭现象反复发生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而言, 很多学生在看到作文命题的时候,都会比较迷茫,没有思路、无从下手,对参考范文中的故事内容,无法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造成抄袭现象的反复发生。 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导致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的时候不知从何写起,进而严重降低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能起到点拨学生的作用。那么,小学语文作文课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呢?

(一)合理设置作文题目

以记叙文为主的小学作文,主要锻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因此作文应当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一二年级的学生需要引导他们“看到”生活中的事物;三四年级的学生则需要在“看到”的基础上“看细”周围的事物;五六年级的学生则要求能“看懂”周围的事物。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段合理设置作文题目,低年级的学生作文题目尽量简单明了但内容具体,角度全面,例如,《我的妈妈》、《我是谁》、《班上的新朋友》等;三四年级的学生作文题目可以稍微复杂一点,例如,《我最喜欢的动物》、《我最喜欢的运动》等;五六年级的作文则可以加入部分拓展外延的内容,例如,《话说暑假生活》、《我的母校》等。

三、解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的对应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教师的教学地位有了新的定义,不再是教学的中心,而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参加相关的教学培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全面打破小学语文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限制, 进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教授学生对某一事物进行描写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通过自主观察和分析,丰富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培养学生掌握更多正确的写作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写作是学生对生活中人、事、物的反映,因此写作素材多源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美好与乐趣,并转化为文字语言进行叙述,加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具有深刻含义的写作素材, 以便于学生在日后的写作练习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其所写文章的思想和情感更丰富、饱满,更具真实性和可读性,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语

学生的作文素材主要来自于生活,形成于点滴的生活感受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阅读积累等等。有效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会习作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摒弃急功近利的作文教学心态,放慢脚步,尊重学生作文语言的成长规律,做好小学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何李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佳木斯职业

学院学报,2019(8).

[2]张晓.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9(19).

[3]王桂芬.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学周刊,2018(9).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