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2020-09-10刘惠斌

高考·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误区思维导图

刘惠斌

摘 要:思维导图可以将复杂的历史知识构建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形成历史思维,强化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还需指导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然而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维导图的功能价值,亟待采取有效策略加以应对和优化。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导图;误区;策略

中学历史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内容体系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知识点混淆、记忆错误等情况。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了解不同时代的发展规律,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思维导图加以有效运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存在的误区

(一)急于事成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在没有对学生做好全面的调查工作,不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的前提下就直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历史知识进行预习或者是复习,从而导致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比如在“汉武帝大一统”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一课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以此来深化对这一课内容的记忆与理解,然而很多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不过是一个知识结构图,与平常的知识结构并无差异,不仅毫无新意,而且单调乏味,无法将思维导图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都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失去了信心,难以坚持下去。

(二)流于形式

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很多中学历史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再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重点学习内容整理知识结构,绘制思维导图,而对于思维导图是否全面、准确则不予关心,只要学生能够绘制出思维导图即可,因此,这便使历史思维导图的运用流于形式,难以发挥教学作用。

(三)全程包办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并不擅长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学习历史知识,也有一些教师不愿意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设计进行认真指导,甚至还有些教师全程包办学生的思维导图设计和训练。还存在部分教师嫌麻烦,直接从网络中搜索相关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并将其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这便使学生只得接受他人的思维,难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个性化的思维导图。这种包办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抹煞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益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应对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误区的策略

(一)循序渐进,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和智力尚未得到完全的發育,由于中学教学与小学教学存在明显的差异,不仅课程内容增多,而且学习压力也日渐加大,从而导致很多学生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设计能力和运用能力,那么就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

例如,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容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的预设让学生先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这一思维导图的主干,然后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和展示鸦片战争的全过程。具体让学生在以“鸦片战争”导图微中心主干的基础上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等枝干内容,从而实现了对整个鸦片战争的全程掌握。借助思维导图教师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外,还需要制定学生思维导图学习计划,先争取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设计一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在基础上学生可以学习设计一节课甚至整个单元的思维导图;学生对思维导图熟练掌握后可以设计出复习专题的思维导图。

(二)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历史资料分析能力

历史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思维,具备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分析历史材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很多学生并不会正确分析历史材料,其根源在于无法对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捕捉,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信息处理工具,思维导图的设计构思过程便是信息的处理过程。

例如,在教学“科举制”相关内容时,我们学习中关于科举制度的内容比较分散,学生在分析历史资料中知识点比较杂乱,如果我们借助思维导图将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什么历史朝代,关键历史人物是那些,产生了什么作用,影响如何等等内容整理出来,学生在分析历史资料时就可以得心应手,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材料题,也能轻松应对。

(三)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是思维导图的设计主体,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触类旁通。学习并非是掌握知识那么简单,还需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实现自主学习,思维导图的设计便是如此。在进行思维导图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一方面,通过比较、概括的方式培养学生迁移学科内知识的能力。历史总有相似之处,教师需要加强对联系紧密、类型相似知识点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新旧知识的差别加以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点。另一方面,通过渗透、整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迁移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在进行思维导图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加以借鉴,在导图中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迁移,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三、结语

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非常高的运用价值,教师要正确认识思维导图运用中存在的误区,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训练,指导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设计与绘制技巧,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形成历史思维,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慧珍.浅析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5(8):10-10.

[2]刘晓慧.思维导图与中学历史教学[D].2016.

[3]李香莲.运用思维导图推进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6X):8-9.

“本文系福建省“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中考改革背景下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FJJKXB18-19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误区思维导图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