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创新

2020-09-10徐泽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生活化核心素养

徐泽阳

摘要:为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初中美术教师要进一步强化生活和美术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鼓励学生在生活当中找寻各种各样的创作素材,激活学生的思维。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创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美术;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176

引言

美术是一门富于创新的艺术,中学课程当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虽是一门重要但却不被重视的学科。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被国家所重视,学校教育观也随着变化。对于美术这门富于创新的学科,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这门课程。

一、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美术教学过于艺术化,忽略体验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而且对于学生对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引导也比较欠缺,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将重心放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严重忽视对生活中艺术的学习和体验,无法在生活中感受到美术课程所带来的魅力和乐趣,降低了教学效果。由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古板,无法将美术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再加上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人观念和自主意识都比较强,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术教学发展。

(二)美术老师的美术素养有待提高

美术老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并且还有一些老师还在采用原始的教学方法,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学生不能学习到自己有利于提升自身能力的美术知识,从而没有办法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鉴赏能力。虽然新课改要求老师们对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进行创新,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没有及时设计满足学生学习美术需求的教学活动。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深注重底蕴,深入探究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的底蕴渊源是艺术家们创作的灵魂。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应注重美术作品深层次、多角度的深挖讲解教学,详细地向学生讲析美术作品的底蕴渊源,加深学生知识印记,提高初中生美术创作水准。例如:在讲解壁画、岩画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着重向学生分析、讲解作品的文化底蕴与渊源。此类艺术作品的创作通常源于生活,表达着人们的向往与追求。学生只有知晓,人们如果没有思想层次的认知,缺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则不会有美术作品的底蕴渊源,创造出的作品也较为空洞,无艺术可言。

(二)创新教学过程

美术教学过程需要创新,就是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潜在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激發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通过相互合作、观察、探索,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变迁性和连续性。美术教学要和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联系起来,在美术题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突破传统美术教学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美术教学中欣赏课中除了对作品的观察与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生活事物的刻画与思想情感的表达。美术课堂上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美术课堂上就比较乏味,因此,要注重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给学生内心活动的表现,给与美的享受。只有通过学生活跃思维活动,既能培养他们的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记得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关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要培养学生独自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就要从小培养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养成高度发挥想象能力和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心理世界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

(三)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

教学评价实践中,如果过分强调量化,学生就会盯着单纯追求作业数量带来的高成绩,在学习中无心钻研探究。因而,教师的做法和体会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先靠低标准的量化来调动,再靠重视高发展的质的提高来培养。如将学生作业质量的提高列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此方面的评价力度,允许学生把作业做到自己满意为止,再拿给教师批阅,给予学生足够的研究学习的时间,而不是这节课一结束就急着让学生把作业交上来。同时鼓励学生,从师生身上汲取长处,力求尽自己全力把作业做得尽善尽美,靠自己的进步,在评价竞争中不断超越。

(四)举办艺术节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成长、发展,教师应该经常组织一些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例如,举办书法展、素描、泥塑、瓦雕、剪纸、刺绣、石头画、创意手工、面塑、科幻、木雕、摄影展、绘画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展示自己的艺术风采。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每年一次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此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农村初中能够经常举办艺术节活动,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这对促进美术教学改革的意义十分重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以美术教学现状为基础,注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科学设计美术教学计划并实时优化,才能实现初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实现美术教育的美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文琴.核心素养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求知导刊,2019(43):74-75.

[2]吴学兵.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教学优化策略[J].学校管理,2019(05):41-42.

[3]赵丽.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初中美术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9(09):54.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信美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生活化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