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维导图

2020-09-10谢芳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谢芳

摘要:思维导图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能让小学生将严谨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轻松地吸收到自身,然后进行实际的应用,这对于学生养成数学思维和增强整体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注重牢固学生的计算基础,培养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学知识、概念并不复杂,但考题相对灵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仍需要时间理解记忆。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牢固,学习往往不会寻找窍门。因此,合理引入思维导图,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新的学习方法,运用不同以往的学习思维进行学习,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水平。

1明确课堂学习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这导致了部分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学过的知识混作一团,正在学习的知识不明所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更要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思维导图的框架模式可以清晰呈现课堂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正在学习的知识及将要学习的知识,并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运用等,以此帮助学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师教授《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简易方程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及学习目标,如,"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教师就可以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是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最后是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在展现单元学习目标时,教师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如:这部分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用“字母表示数”与“解简易方程”。教师可以在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可以设置多个子标题,列出学生学习要点,同理,"解简易方程"这部分,教师也可以设置多个子标题,并罗列每个子标题的学习内容与目标。

2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展开联想

在刚讲完一个单元,或者在即将进行期末考试前,有些教师都会选择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这是一个很好的复习办法,教师会把该复习的这一单元的题目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对此进行拓展,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激发学生对复习的积极性。有些人认为,在课上分析思维导图的时间不如多做几道题。事实上,分析思维导图是自己大脑中知识框架的构建,是高效复习的前提。教师在让学生联想知识点的过程中,基础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脑子里会很清楚哪些知识是这一节必要掌握的,而基础偏差的学生可能对该知识点下的重难点模糊不清,不过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这些学生清楚自己的短板,进而确定补习的方向。

3在问题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在对小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优化培养以此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问题解答,引导学生将一些复杂的问题转变成清晰的各个数学要素,然后再进行解答。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快速在问题中找到各个变量和重点,然后将各个点和相关的数学知识用思维导图加以呈现。例如,"甲乙两个广场各有汽车若干辆,如果甲处的汽车被运往乙处45辆,那么两个广场的汽车数量一样。但是如果将乙处的汽车运给甲处45辆,那么甲处的汽车数量就是乙处的两倍,请问甲乙两个广场原来各有汽车多少辆?"小学生在面对这道应用题的时候,可能会被题目本身绕晕,产生错误的解题数据,将题目答错。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分解,然后将其思维导图化。学生通过直观思维导图,就能快速地理清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解题的步骤,快速准确地明确题目的解答方法:甲运给乙或者乙运给甲的45的4倍,恰好是乙运给甲45辆车后的数量。所以在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进行思维导图的运用,能让学生快速理清问题中的相关关系,然后根据整理出的信息得出解题思路,这比学生直接进行思考更简单直观,既节约时间又减少出错的次数。

4教会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思维

小学生还未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思考问题时常常采用即时记忆,即学到的知识具有即时性,不会将现在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这也就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常感到难度大,不会自主将新旧知识结合降低难度,必须在教师指导下才能将之联系起来,不懂得举一反三,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则是锻炼学生主动将数学知识建构成统一体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在脑中构建相关的思维导图。为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理解熟悉思维导图,在学生基本了解思维导图后,选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绘制思维导图,然后随机出一道题,让学生判断这道题目需要运用哪个知识点解答。这样能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5作为知识整合的工具,用于整理复习教学

人类的大脑会遗忘记忆,且遗忘的内容呈不均匀分布。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知识的繁杂和学习惯性会使得很多学生遗忘部分知识,所以教师应不断带领学生重新翻阅温习知识点,进行复习回顾。

然而,小学数学教材多而厚,复习起来相当麻烦,很多学生会为遗忘知识而感到苦恼,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的知识凝聚在幾张纸上,通过一个知识点扩展到其他知识点,带领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点,对数学知识进行框架性解读,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其次,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自由复习,有效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结构,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最后,学生根据自己构建的思维导图,可以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有效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作为教师,我们应在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深入探究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运用,探索更多、更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将其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学生良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并为达到最终提质增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曹靖.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2]杨进生,杨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华少年,2018(29).

贵州省贵定县第二小学 贵州省黔南州 551300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