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评价体系下如何有效备考

2020-09-10宋建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7期
关键词:备考评价

宋建国

摘要:如何在新的高考评价体系下进行高三的备考。2020年初始,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学习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原文,应该说是及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评价;有效;备考

那么在高考评价体系下,如何去进行高效的高三数学备考呢?传统的高三数学备考主要是知识归纳、总结方法、题型训练;研究的重点也多半是高考的题型结构、归纳高考的规律与高考要求;在这种高考备考的模式下,可能更多地培养的是学生的解题与应试能力,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的内容是落实“一核,四层,四翼”,核心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是“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在这个体系之下,该如何才能让备考工作更加有效呢?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是四层中的两层,基础性与综合性也是四翼中的两翼;因此,在高考备考中,扎实的基础的知识是根本,如对函数内容的学习,教学中一定要对函数的本质,函数的表达式、定义、定义域、值域、图像、性质、及变换等都要很好地掌握,事实上,从2017到2019年这三年的高考数学考题来看,对函数的图像,性质,最值,零点,差不多每年必考,只是形式在变化而已,出题的情境变化而已,只要掌握与函数有关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问题都是可能很好地解决的。

二、强化审题,深入理解;理解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与创新的前堤与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该是高考复习中时刻注意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说过:理解与熟记结合得越好,知识就会获得越自觉。毛泽东《实践论》中也得到: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需要记忆,但更需要去理解,复习过程中,要不断地要求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概念、定义、公理、定理、公式的理解,复习中要多问学生为什么是这样的?改变一点可不可以?要理解知识的内涵,更要理解知识的外延;例如对函数奇偶性、单调性的理解,要从图像来理解,也要从代数的角度去理解,还可从变化率的角度去理解,从导数的观点去理解,而高考的命题正恰恰是建立在对知识的理解之上;因此;高三复习备考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引导学生个人理解的课堂,也是能体现学生合作理解的课堂。理解总是从片面到全面,从肤浅到深入的过程,高考复习也正是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

三、翻译转化,等价变换;转化是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手段,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体现,无论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还是运算能力、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都无一不包含在转化之中,要寻求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高三的复习备考中,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的转化问题,变换问题结构与形式的能力,学会把条件转化,把结论转化,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立体转化为平面,把高次转化为低次,把多元转化为单元,既分析又综合,适当建模,在变化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转化的内在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这种应变的能力去面对高考命题的各种变化,一定能嬴得高考,对于高考考题中出现的应用性,创新性的问题也能从容应对。

四、准确运算,学会估算;运算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必由之路,多数数学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进行运算,运算与估算的能力也正是数学的关键能力之一,高考中的算,有纯数学运算,也有字母的运算,符号的运算,解方程,解不等式,通分,移项,合并,化简,求值等,无一不包含在运算之中。运算的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问题的正确的解决,在高考场上,时间的有限性,不但要求考生有运算的准确度,更要求考生有运算的速度,这就要求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运算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运算的技术,估算的技术,同样的一个运算问题,不同的方式去运算,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这种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之中去完成与提高。

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可以看到,用刷题,做模拟,来嬴得高考,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可能,题海战术、套路训练已不再是高考备考的法宝;评价体系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学科主干内容,全面系统领会数学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形成牢固的的知识根基,掌握解决问题的工具。

学科素养是数学高考的考查理念和总体要求,关键能力是学科素养的细化和具体体现,在命题中,关键能力是具体的考查目标,是实现学科素养考查目标的手段和媒介。同時要落实四翼,就需要注意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适当增加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学科情境的试题,关注学生的探究能力、数学学习能力,适时调整试卷结构,打破固有模式,探索试题排列新方式。

在新的时期,《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给我们高考备考打了一剂强心针,它具有高考的定位功能,也指明了数学高考的考查要求与考查载体,真正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参考文献

[1]任子朝等: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数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中国考试 2019第十二期 总第332期

[2]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考试中心 高考试题分析 2020年版

猜你喜欢

备考评价
3000亿元养老基金入市“备考”
3000亿元养老基金入市“备考”
语文作文题立意解析与备考探析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古诗难懂之因探微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基于考题分析的圆锥曲线内容备考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