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德育教育渗透

2020-09-10宗颖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7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宗颖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应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学会客观地对待这种差异,培训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道德教育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看出,德育教学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德育的功能在美术教学中得到了体现。因此,将德育纳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必然的趋势,它可以使學生在形成一定程度的审美观的同时,形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观,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德育教学; 小学美术; 教学策略

一、将德育纳入美术课的必要性

(一)美术的育人优势

艺术是另一种人类语言。就其特征而言,艺术可以教育人们情感。这也是将德育纳入艺术课的优势。这种情感教育可以将真相转变为血肉行为和行动过程。与传统意义上的德育不同,德育与艺术教学的结合比文字和语言教育更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美术作为一种激发情感,积聚灵感,激发想象力的艺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学生可以感受到美术和生活的丰富多彩,发现生活的“阳光”一面,并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在美术课上,学生还可以通过动手实践创作许多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学生对世界和事物的见识,反映了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尽管艺术表达不如书面描述那么细腻和深刻,但是这些直观生动的色彩也可以充分描绘艺术细节,并通过多样性为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学生创作的艺术品不仅是一幅画,还表达了学生在对外事务中的情感态度,描绘了作者的精神世界。

(二)教育发展的必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优化。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往教育理念中只注重成绩的思想,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能够有所提高。其中,德育教学极其关键,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拥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较高的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也非常重要。新课程改革中指出,小学美术教育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感悟,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国家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资源。由此可见,德育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三)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不仅要注重课程的工具性,也要注重人文性、历史性、社会性,这样学生在今后步入社会时,才能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而要使学生能够获得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发展,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情感认知的内容。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还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美术可以辅翼道德”“渊邃人之性情”。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德育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融入方法

(一)在欣赏课中的融入

目前,小学美术课可以分为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基于欣赏的美术欣赏课,另一种是基于学生实践的绘画课。在鉴赏课上,德育教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艺术品的鉴赏上,使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例如珍惜和感恩。在一些经典绘画中,常常有丰富的含义。在小学阶段,由于水平和认知方面的不足,学生无法完成对作品的独立欣赏。他们更多地关注作品中所描绘内容的色彩,外观和类型,而无法完全欣赏其中所包含的深刻情感。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精美的绘画和生动的图画中找到作品的真正含义。

(二)在绘画实践课中的融入

除了在欣赏课中对作品表达的情感进行体会之外,德育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也可以体现在绘画实践课中。在整个小学阶段,绘画实践占据着美术教学的较大比例,这一过程更能突显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加充分的德育教学。德育教学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家国情怀、宏观伟志,也包含了许多优秀的个人品质,包括耐心、细心、积极乐观态度和热爱生活、热爱亲友的品质。而绘画过程也是一个需要耐心、细心的过程,从构思到创作再到对作品进行描绘优化,都需要具有较强的耐心和观察力。教师也可以利用绘画创作的特点,对学生的个人品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形成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富有耐心的品质。

(三)在手工课中的融入

除了欣赏课和绘画课之外,手工课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部分,虽然在教材中并没有太多关于手工活动的内容,但是手工实践作为一种能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有效方式。在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既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失败和挫折,这也能锻炼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

三、结语

总之,将德育纳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整体素质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德育和美术教育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和个人素质训练。激发学生热爱国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并培养学生养成勤奋,耐心,乐观和惧怕困难等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曾腾.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9(10):63.

[2]曹越.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教学的研究[J].学苑教育,2018(5):12.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