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探讨

2020-09-10王伟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探讨

王伟平

【摘要】在当下,世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随之,互联网已经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怎样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通过互联网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把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不但能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速度和效果,又能使学生得到学习知识的新途径,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再加上,在2020年突然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时,给习惯以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带来的巨大冲击,这让人不得不关注互联网教学的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带来的便利。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互联网   教学   课程  有效融合  探讨

【正文】在互联网技术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时,人们对于这种技术开始普遍关注和应用,并且在工作当中,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同样也会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

一、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1.1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存在障碍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有很多的问题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是存在困难的,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小学各学科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常常看到的课堂上的景象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教师里鸦雀无声,一堂课下来,教师感到身心俱疲,学生也懵懵懂懂。同时,小学教师本来教学任务就很重,也无暇顾及研究和使用互联网技术,最终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从“主动”到“被动”最后到“无动于衷”。

二、运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优点

2.1適应现代小学生对互联网设备的使用习惯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众所周知,现代的小学生是高度依赖电子产品的一代人,电脑、平板、手机这些电子产品普遍受到小学生的喜爱,许多学生在回到家中也会使用这些电子产品进行上网聊天、打游戏等娱乐活动。实际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可以使用这些设备,让学生学的更轻松和开心,比起传统的课堂,加入互联网设备的教学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内容,也会不知不觉的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从“外边”再“走进来”。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探讨

3.1完善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基础设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高师生互联网教学的运用水平,就要首先从最基础的信息技术设施做起,学校教师要积极完善学校里的基础信息技术设施建设,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信息技术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多媒体教师,网络教室等信息技术教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来讲解所学内容,这样,就会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说说我们的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这节课开始前,安排学生到学校多媒体教师进行教学,当学生到多媒体教师进行上课时,学生自然会有一种好奇心理和积极性,在这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说说我们的学校》,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程,我们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上课,请大家认真学习”。在教师讲道需要网络的时候,随时就可以用网络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

3.2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是关键的,因为学生在刚上课时还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教师要求马上从兴奋状态转为上课状态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的兴奋状态从课堂转化成对课程内容的兴奋。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望,引发学生的惊讶感,就能出现学生心理对知识的渴求。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可以使学生有新鲜感,也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让学生以更轻松快乐的方式自然而然的接收消化所学知识内容。

3.3运用互联网技术布置完成课下作业

课后作业一直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的必备任务,也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传统的课下作业布置往往是教师把作业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学生有没有完成,完成了多少教师只能在第二天才知道。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微信、钉钉等网络技术进行课下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例如在进行一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校园里的号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学校里的一些铃声,如上课的铃声,下课的铃声,同事呢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回答播放的是什么铃声,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小学生活,在教师讲解完课程后,可以在手机微信群布置今天的作业,并告诉学生在回家后如果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微信与教师交流,这样,不但提高了作业完成的效率,也及时的帮学生答疑解惑。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迎来了新机遇,新转变,教师要积极转换教学方法,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的运用互联网技术解决问题,学习道德与法治,进一步促使学生成长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屠秋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1,23(07):235-236.

[2]王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J].学园,2020,13(28):18-19.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探讨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