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泥塑课知识构建思维

2020-09-10沈学亮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泥工卫生习惯泥塑

沈学亮

宁夏青铜峡市汉坝小学自2019年开展的泥塑社团活动以来,在泥塑社团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结合我的《小学泥工实践》这个课题,发展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鉴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课题实施的目标。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加强对教育活动设计的研究。泥塑是小朋友们喜爱的手工制作课程。抓好泥工、泥塑教学有利于扩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儿童创造力、想象力和手工操作的能力。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各版本的小学美术教材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关于泥工、泥塑方面的内容,我市苏教版第9、10、11册等。都有相关的泥塑课程,但从宁夏小学的现状来看,县级校级及以下的绝大多数小学都还不具备上泥塑课的条件,在广大的村级初小和完小尤其是这样。我校克服了很多困难,成立了学校泥塑社团,在这三年的时间内,尤其是我参加国培以来,制定了泥塑专题,和学生同心合力,创作了很多泥塑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成果。

一  学生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1 通过长时间的实战操练,泥塑小组前期招生中,由于卫生习惯的问题,退出小组的学生多人,衣服被同学搞脏被家长责令退出的2人。因此我制定了活动室卫生公约,泥塑之前首先要穿上围裙,带上袖套,在制作的过程中严禁扔泥团,甩手等,卫生习惯的养成,关系到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长的支持度,因此不可忽视。由于强调卫生习惯,到目前为止,在没发生因为卫生习惯的问题而退出小组的事情。

二  泥巴配方的成果

泥巴配方很重要,如果泥巴配方不仔细研究和实践,就会严重影响泥塑作品的质量,我前期的泥塑作品。和后期泥塑作品的对比。见图(1)后来经过实践探究總结了以下好方法。

1 通过长期的摸索和资料查询,我校泥塑的配方主要是根据青铜峡黄河边淤沙下的红泥层进行配方研究,一斤的配比是沙子2两,本地黄土3两,红泥5两,棉花1两,首先要把泥土晾干在捣碎,用筛子细过滤 然后按比例泡到泥缸里,水要漫过泥土表面2寸左右,用铁锹翻好,一天后在用塑料袋装盛。这样出来的泥巴稍加柔和就可以使用了,这种配方的泥土主要的特点是, 不裂口, 粘性好容易塑造 ,本地黄土去掉杂质,用木棒敲砸进行人工捣炼,太湿的泥,要先放在室内通风处,让泥土吹干达到合适的湿度,太干的泥则要泥土砸碎,放在缸内,浇上适量的水浸泡,然后再进行捣炼,最后要使泥土达到软硬适度又不粘手为佳,加工好的泥块要放在缸内或其他盛具内,用湿布或塑料布盖好以保持一定的湿度备用。自制泥巴,合理安全的卫生方式。只要具备以上两点,开展小学泥塑社团活动,就有了实际保障。

泥塑活动属于美术活动的范畴,主要着眼于培养儿童对活动的兴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探索,在反复操作中逐渐形成知识和技能。那么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设计方面多下功夫:  首先,做好本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技能发展轨迹的调查。要作好调查首先就必须明确学生在某一特定的年龄阶段其生活、心理的特点以及技能发展的轨迹。如:一二三年级主要是学习用团、撮、压、等技能,使手腕与手指动作逐步灵活。四年六级要求掌握挖、折边、粘接、抹光(使手指动作灵活)泥工刀等工具的配合,(提高造型的整体感,运用多种方法表现特征与某些细节)。  其次,积极思考,钻研摩课,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在了解了不同年纪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兴趣等诸多因素以后,就要求我们老师积极思考寻求教学活动中的新的契机,不断吸引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由于泥塑本身就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活动。所以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保持并引导好学生的兴趣。当然,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则:如“整体结合”“目标有序”“适度新颖”“引导思考”“活动操作”“交往合作”等,只要当活动依据了一定的原则,才能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学生进行泥塑作品制作的实践活动来看:首先从认识上,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操作角度来看学生能很熟练的操作,并且能制作和加工出精美的作品来;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制作出很有创意的作品来,总之,活动课中学生从操作及思维创新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泥塑课开展以来看,首先,学生对材料的把握和如何能做出更好的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其次,学生再制作陶艺品的同时,融入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些感情色彩;最后,学生能积极的热情和纯洁的心灵,精湛的陶艺技术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陶艺美品。

总之在这一学期的陶艺活动实践课中,锻炼了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思维创新能力。多动手,勤动脑创建新思维的妙用之处、使学生掌握了泥塑的制作的过程及所学过的知识构建思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活跃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最后,作好记录,开展教研,作好活动设计的后期整理和评估。

猜你喜欢

泥工卫生习惯泥塑
民间美术——泥塑
在小班创意泥工活动中运用自然材料的实践
宋志浩作品赏析
向自己道歉
浅谈农村幼儿园泥工活动的价值
泥塑作业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有关部门”
大型泥塑《收租院》版权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