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5+2=0

2020-09-10马雪娇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光盘饮料女儿

马雪娇

首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我们家里,有个小朋友很喜欢喝饮料。虽然我们都知道喝饮料不好,但是又架不住孩子的喜欢,所以即便上了幼儿园,孩子的奶奶,还是会让他带饮料去幼儿园。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发现了,告诉孩子:喝饮料不好的,会让你长不高,会让你提前长胡子。看来,带饮料去幼儿园不太可能了,可孩子的饮料瘾又不是那么容易戒的,怎么办呢?最后,奶奶和孙子一合计,就把饮料装进开水杯里带进幼儿园。

很显然,“喝饮料不好”的道理是幼儿园里老师教的;“饮料能喝”家里的奶奶用实际行动支持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并且使学校的教育效果归于0。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5+2=0。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别让5+2=0

5+2,一个礼拜中5天学习,2天休息;ー个学期中5个月学习,2个月假期。我们发现,用前5个月的良好习惯获取的成果,很容易在2个月的不良习惯里彻底葬送,最后只得到0的结果。

5+2=0现象屡见不鲜,我们来看:

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是相互谦让、与人为善的教育,即便与同学发生争执,吃了亏也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然而,一回到家里,把因为和同学矛盾的事向家长一说,有些家长便怒气冲冲,大声训斥孩子:“他打你,你不会也打他呀!你以后再受气回来,我也揍你!”

为了鼓励更多的孩子做到“光盘行动”,每个月,我们学校都会评选“光盘小明星”,这些小明星的照片会通过校门大屏幕进行表彰并且颁发相应的奖状。孩子很开心,拿着奖状回家,结果爸爸看了一眼,吐出一句: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有本事,你考试考个第一啊。

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我们联系父母,希望家长也能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结果家长却说:我们家孩子,我希望他快乐就行了。

我们班有一个成绩非常出色但是个性也特别霸道的女孩子,私下总是欺负自己的同桌。同桌的妈妈打电话给女孩子的家长。女孩的家长听后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家女儿,有这么坏吗?

还有我们也罗列了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语言上的问题

如居高临下式:“你不听也得听”等等。

一厢情愿式: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绝对否定式:“你有好好地做过一件事吗”

人身攻击式:“傻得一无是处”等等。

威胁恐吓式:“若不好好做作业就滚出去”

以上种種问题,都在暴露着“2”的各种弊端。有人说,5+=0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这个难题,会让我们觉得很无力。试想,在这样的教育之下,我们的孩子会如何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呢?家长的一句:我的女儿有这么坏吗?最终受害的是谁呢?“我只要孩子快乐就行”是不是家长责任心丢失的一种体现呢?孩子拿了光盘奖状却听到父母这样的回应,以后他还愿意分享在校的点点滴滴吗?

因为生活是流淌的、互渗的。学生在走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不可能将家庭“寄存”在学校大门之外,而必然会将家庭的体验和积累带入学校。

尽管天下没有诚心想教坏儿女的家长,但是由于自己的世界观不正确,对社会的态度有失偏颇,言行举止不文明,生活情趣低下,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那么如何避免5+2=0呢,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泰国公益短片《豆芽》

短片中,虽然念书不多的母亲并不知道如何才能种好豆芽,但妈妈依旧鼓励女儿勇敢尝试,跟着女儿一起学习,经历挫败依然不放,最后终于种出了粗壮鲜嫩的豆芽菜。而女儿从小接受的无论最后能不能成功,我们都应该不断尝试"的教育理念,最终帮助女儿拥有了完美的人生。

3分钟的短片能给我们太多的启发,妈妈说的“我们试试”就像一剂神奇的养料。所以,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花重金给孩子报培训班,不是绞尽脑汁抢一个学区房。最简单最高效的教育方法,全藏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任意一个十字路口都能看到大人和孩子一起静静地等红灯,那么就表明5+2=0的时代过去了,5+2>7的时代到来了。

猜你喜欢

光盘饮料女儿
喝饮料
光盘小熊
少喝饮料
喝饮料的危害
和女儿的日常
酒与饮料
保护CD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