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智慧课堂,转化后进生的课堂质态

2020-09-10江涛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后进生化学课堂教学

江涛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一直是困扰众位教师的头等难题。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 激发后进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促使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话题。

一、多元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对班级化学学习后进生的观察与分析当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化学成绩上不去, 并不是因为智力缺陷或者其他客观因素,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本人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 不愿意去学。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丧失, 是导致学习成绩迟迟上不去的关键因素。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 多元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之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趣味性元素十分丰富, 教师应当借助趣味实验、多媒体辅导教学、化学小故事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

例如,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燃烧的条件, 了解灭火的原理,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棉花试验”, 将棉花用酒精和水分别蘸湿放在酒精灯上燃烧, 观察燃烧现象, 学生可以发现用酒精蘸湿的棉花逐渐燃烧, 用水蘸湿的棉花没有燃烧, 这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 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叶脉书签”“变形鸡蛋”“自制豆腐”“美丽的夜空”“清水变豆浆”“五光十色的地下公园”等实验,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

经历百余年时间的发展, 化学课程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伟大科学家, 他们身上有着无数为人津津乐道的名人轶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与这些化学家有关的故事, 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化学知识的欲望。例如, 在元素周期表教学过程中, 在讲到Po这一元素时, 教师可以讲居里夫人的故事, 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

二、小组合作教学, 实行组内帮扶制度

进一步对当前化学课堂后进生学习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后, 我们发现:阻挠学生化学成绩提高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 这些后进生由于基础不好, 因此即便学习主人翁意识被唤醒, 想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 也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跟不上学习进度。学生兴趣提上来了, 发现基础跟不上, 学习积极性又被挫伤, 课堂教学活动不断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为进一步转变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一教学问题, 教师可以尝试实行小组合作教学, 将班级学生按化学成绩较好、化学成绩一般、化学成绩较差的构成分为6人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内, 由优等生担任组长, 负责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当后进生有什么不会的问题时, 可以先在小组内寻求班级学生的帮助, 组内解决不了的, 可以到组间进行请教, 各组讨论还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再由教师予以提示指导。

后进生常常由于自身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习惯保持沉默。初中生自我意识较强, 自尊心强烈, 由于担心教师拿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所以很多后进生都不愿意、不敢于在课堂上向教师询问问题。同时,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教师也难以一一针对后进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最熟悉的, 也是最容易相处的, 而且集体的力量不可言喻。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制度, 后进生從优等生处获得了帮助, 基础慢慢扎实起来, 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 这对于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大有裨益。

三、善用激励评价, 建立化学学习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效能感的获得是学习者保持学习热情的最终动力。在初中化学课堂实施后进生转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使用激励性评价, 使这些后进生同样享受到被肯定的快乐。

对后进生实施教学评价的标准应当与优等生有效区分, 只要后进生能在自己原先基础之上取得进步, 哪怕只是多掌握几个化学方程式、成绩多提了两三分, 教师都应当对其进行肯定, 多使用激励的言语和善意的眼神, 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信心。

初中化学教师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教师不能操之过急, 要一步一个脚印, 使这些后进生的成绩稳步提升。如何有效实现对化学后进生的转化这一课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每一位化学教师都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促进教学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后进生化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转变“后进生”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