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0-09-10莫清梅
莫清梅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很多农村的小学的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设备老化,师资力量匮乏,思想观念落后等,虽然针对新的要求有着相应的应对措施,但是毕竟是在农村,与信息观念更新速度快的城市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甚至很多计划不能按照照常实施。学生与老师对于学习的热情有减无增,甚至于难以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作为一名初中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找问题,拿方法。
关键词:农村教学;化学教学;问题与对策
我国正在进行农村教育改革,力求解决农村初中教育遇到的问题,使得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普及开来,为国家培养出一代代人才。面对素质教育的出现和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对于学习的兴趣与爱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真真切切地培养出学生的能力与素养,不断地寻求解决的对策,从而有效地解决农村的教育现实问题。
一、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农村的化学老师是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观念难免会偏向于保守主义,所以对于当前的教育模式很难有创新,甚至坚持目前的方法是正确的。此外,对于学生的个性是有着极大的抑制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希望学生无条件的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同样学生就在此过程中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过程,老师也因此减少了提问的环节,这样会减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再者,农村与城市的教育经费是不同的,城乡之间的差距造成老师之间的待遇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农村老师相比之下在教学的过程中是积极性受到了城乡差距的影响。
2.学生方面
学生基本上是农村的本地学生,甚至更为贫困的地区是没有学生来上课的,他们的世代务农,父母思想老化,与世隔绝,对于学习甚至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为此需要老师仔细关照孩子,鼓励孩子,拓宽他们的视野,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之上,适当劝导贫困农村的孩子努力完成学业,看看外面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校方面
农村的学校本来就存在这经费不足的问题,甚至制度改革之后学校的经费来源更加显得紧促,这样的变化使得学校的老师福利还学生的生活环境都有着明显地欠缺,而且因为仪器的欠缺和实验药品的昂,化学的实验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只能进行理论的操作,这样就造成学校仅仅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
4.教材方面
现在的新课改的同时有了新的教材,但是新的教材是由一线城市的专家来编写的,他们对于农村的实际情况有着极为模糊的理解,所以很多的教材内容都显得与农村的生活格格不入,教学的实际也没有非常的贴切农村孩子的生活,使得农村的孩子很难带入进去,间接地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也是有可能地。而且农村的信息网络没有实现完全覆盖,使得学生和老师很难在网上进行学习和拓展,制约了教学地开展与农村教育改革的实践。
二、如何推动农村教育改革
1.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面对当前农村教育的严峻形势,目前还有很多的农村一线教师对于新课改没有明确的概念,为此需要对农村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加强农村一线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反馈给家长,形成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学校的良好循环,从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同时培养出一批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优秀人才。
2.调整学校的管理机制
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应该多元化的,不以成绩和升学率为评价标准,而应该是多方面的,甚至为了营造良好的化学课堂,可以不断地模仿和动手操作中提高化学课的真实性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上课质量和学习效率,再从学生入手,改变家长的片面思想,让家长接受“学习有用”的思想,从而增添學生的内生动力,这样双向之下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农村学生的素质和文化水平是与城市的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别,新课改就是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想法,让所有的学生的都能有所发展,真正的走进化学的课堂中,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教材的内容活化成可以由农村孩子咀嚼的知识产品,而不仅仅是把课本的内容告诉学生。
4.适当的家庭走访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生存环境,甚至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农村的条件之下,家庭经济困难是次要,更重要的是家长对于孩子学校的是否由抵触情绪,是否能够无条件帮助孩子念完书等,在适当的条件之下,走访学生的家庭构建良好的村民关系,从而有利于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当然,老师应当把握分寸,妥善处理老师,孩子,家长之间的关系。
三、把握初中化学教学的原则
1.积极原则
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一定的艰难期,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实践和改革都会受到一系列的阻力,初中化学老师需要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不断地将教学内容和改革内容融会贯通,而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鼓励学生努力的学习和发展,不断地为之后的改革成功做铺垫。
2.优化原则
化学课堂是与实践相联系的,二者缺一不可,而农村的化学实践还处在萌芽和发展的阶段,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这期间有赖于一线的老师不断地教学体验到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和困难,从而为之后更加完备的教学模式做经验准备。
四、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优化问题等具体步骤,可以提高教师对于课程的教学水准,熟练程度以及如何与学生相处,不断改变农村教育现状,为农村的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热爱,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地适应当前新课改下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万荣华.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科考试研究,2014,21(20):86.
[2]黄胜伟.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学园,2013(15):138+155.
[3]李金芳,罗杨合.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贺州学院学报,2009,25(03):75-76+8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