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中求法 做中感悟

2020-09-10方赛飞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品德习惯小学生

方赛飞

【摘要】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下,很少能有创造潜能的出现,其智商的发挥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它主要包括班风、学风、班级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内容。古人云:“蓬生府中,不扶 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弥散于学生心中,指引着学生的前进方向;它是“无声的润物”,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争对本班实际,我在本学期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关键词 】小学生      习惯     品德

一、追求高品位。

任何一種文化都是由显性文化要素和隐性文化要素交织而成的,班级文化也有这两要素。班级文化中的显性文化要素主要指班级物质文化和班级行为文化,班级文化中的隐性文化要素主要指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

比如对教室的布置,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以及不同的节日和学习阶段等特点进行调整,努力做到整个教室布置既温馨美观大方,又富有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让学生从内心热爱自己的班级,愿意在优美、舒适的教室里愉快安心地学习。

教室后方,墙报就是我们的“百草园”。班集体奋斗的目标,贴在最醒目的地方。每过一段时间利用这个空间,结合班级教育活动设计一期主题板报。

学生所处的教室环境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侧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可以使整个教室空间都充满育人的气息。营造整洁清新、充满美感,具有一定文化气息的氛围,才能使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天地,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

二、讲究巧安排。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

为此,在实践中,我们将规范评比活动贯穿在行为习惯培养的始终。而评比活动的每个阶段,又伴随着一些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的宗旨就在于焕发出孩子自我教育的潜质,在老师的协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自我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1、自定评比内容——给孩子一个多向选择的权利。

开学初,我们让学生思考,“根据学校关于品格养成教育的要求,我们可以开展哪些评比项目?”学生们说了很多,老师则引导大家将其归纳为诚实,守信作业、爱心、交往、自律、环保、创新、博览群书等,接着,让学生思考自己最具优势的两项和最待改进的两项作为自己参加班级规范评比的内容。2、自评他评兼顾——给孩子一个自省、交流的空间。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反思自己、调整自己。每周一,要求学生自主制订一周的学习计划,周末做一次全面的总结。

3、有欢笑也有泪水——给孩子一片动情的天地。

意大利早期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在帮助孩子健全发展的过程中,最常被成人忽视的就是人性的特质-----孩子情感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汇集起来,就成了人生的丰富,以及我们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所以,我们在教育中要为孩子创设一种情境,引导还在去感悟真情,体验生活的美好。只有这样,知情意行才能统一,规范教育贯彻始终,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4、向家长汇报——给孩子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

每学期,我们借助机会,将孩子们的表现以及班级里同学对他的评价,各科老师对他的建议与祝愿与家长们交流,适时发张喜报以鼓励。

三、采用新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班级科学管理的前提是规章制度的规范化。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章制度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参与班级活动及处理班级事务的行为标准。如新学年一开学,就选择得力的班干部,制定卫生轮流责任制度、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制度、评优制度及批评惩罚制度和学习上的互助制度,为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搭好平台。具体要求是:

教室卫生:重点检查墙角、地面、台面、垃圾桶、等。

着装仪态:要求做到平直、干练、整洁、大方。

两操集会:要求做到姿势挺拔、神情专注、体态稳定。

上下学秩序:要求做到按时不迟到、队伍整齐、位置固定、文明安静。

文明就餐:要求做到科学洗手、安静用餐、桌面干净、姿势正确、端碗稳定、不挑食、不浪费。

课堂习惯:要求做到坐姿挺拔、目光专注、动静自如、用品整齐。

一个制度定出来,其正确性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被认同后就要强化落实情况。通过定期检查评比,营造出鼓励学生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氛围,既可以强化制度的落实,又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培育好班风。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这种向心力和归宿感又会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我的班级,我是这个班级的学生,我要为班级做好事”。

展望未来,班集体工作充满挑战和机遇,未来任重而道远,在班集体工作的一线管理中,要切实而深入的探索研究,冲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使班集体工作走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中国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总库》

《法制与社会发展》

《思想理论教育》

《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

猜你喜欢

品德习惯小学生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学者贤
好习惯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