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事迹为引领,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2020-09-10张志勇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宣传信念榜样

张志勇

【摘要】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如何培养一名合格教师,关键在其师德修养如何?我校从“学习典型事迹,培塑教师的信念;学习身边的事迹,树立学习的榜样;拍摄师德宣传纪录片,弘扬优良的师德精神。”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榜样、信念、宣传

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如何培养一名合格教师,关键在其师德修养如何?我校通过搭建师德学习平台,立足培养“政治合格有信仰、恪守师德身为范”的教师职业操守。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作为教师,只有树立了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师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才会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才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才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我们的教师才会更加美好、灿烂,才能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

(一)学习典型事迹,培塑教师的信念。

我校将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置于师德展厅。霍老师1921年9月出生,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任教,主动留任师范大学第二附屬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60年如一日在小学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为“国宝”。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人都对她进行了多次接见和充分肯定。霍懋征老师一直把教师这份“职业”当作“事业”,这也许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支撑就是思想支撑,也只有这样的思想支撑,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才有可能为社会、为民族培养出栋梁之才。才会有霍老师那样以“传道”为第一责任和使命,为孩子点燃更加灿烂的梦想,为国家和民族贡献更多正能量。

学习黄大年的先进事迹,黄大年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回顾黄大年同志58岁的生命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不倒的精神丰碑。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是黄大年的夙愿,也是他人生的写照。面对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合用毕生奋斗回答了人生的价值坐标应如何定位,标明了人生的道路方向该怎格样把握,在产生强烈心灵震撼的同时,更带来深刻的思想启示。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体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才能超越自我升华自我,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成就利国利民的不凡事业。

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古人讲:“贤希圣,士希贤。”广大教师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教育史才会灿烂,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我们的教师才能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后,拒绝高官厚禄,创办乡村师范,他穿着草鞋,与学生一起种菜、施肥,把每分钱都用在教育事业上,甚至把文稿的收入也用来教育孩子。他以“捧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人格,在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晶莹的师德丰碑。

(二)学习身边的事迹,树立学习的榜样。

先后我们从身边的教师队伍中发现了工作认真、态度端正、业绩突出的教师。潘老师同志“桃栗三年柿八年”,这句话说明育树需要漫长的等待时间,育人更是在等待中陪伴,潘老师自9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爱浇灌着每个成长的心灵,自2016年,潘老师来到北落小学,任教四年级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当时学生基础差,字词、拼音都不会。从接班那天,潘老师就是利用班空辅导学生,从一年级的拼音开始,一个一个音的领读,一个一个学生的单独辅导。学生的拼音掌握了,潘老师又引导他们自己阅读,交给他们怎样写作文。不记得多少个中午饭空,潘老师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学生;不记得多少个夜晚,潘老师带着满身的疲惫灯下批改作业,学生们在潘老师的教导下茁壮成长,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笑容。两年后,这批学生在毕业考试中取得了全县前十名的好成绩,可是潘老师却病倒了,潘老师的眼睛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和拖延,造成了严重的视网膜脱落,需要经过两次手术治疗。潘老师利用暑假动手术治疗。新学期开学了,潘老师才刚刚手术后几天就来到了学校,她的心里装的是学生,她执意坚守在课堂上。他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锲而不舍的倔强收获满载而归的荣耀。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刘老师老师,一位朴实而不凡的女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什么叫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刘老师老师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就牢牢的记着,教师不应该成为“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心中有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负、乐于奉献的精神。要想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只有带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去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把培养具有21世纪,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作为光辉而神圣的事业去奋斗终生。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做比较的人物,刘老师老师不仅是这样的想的,还是这样做的。她始终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把言传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她的一言一行都得学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成为了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在参加工作的第六个年头,2004年12月的一天,刘老师老师晕倒在课堂上,经诊断为长期超负荷的劳累、长期低烧,拖延治疗诱发心脏病。那一刻她是多么不忍心离开自己的课堂呀。刘老师老师接受了心脏手术治疗……。手术刚回来后,看到她的学生偎依在她的病床前时,心里是满满的幸福。后来,学校合并了。他选择了离乡镇到偏远的农村小学,一干就是近20年,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偏远农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年年任教毕业班,担任班主任工作。小学毕业班的学生虽说只有十一二岁,可他们基本都是农村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大,任性淘气,不好管理。刘老师就像和蔼的妈妈疼爱着每个孩子,在他们贫瘠的心灵上长出花红红花绿叶般的美德;刘老师更像一位严厉的爸爸关爱着他们。十年来刘老师做到了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她担任的毕业班教学成绩年年进入全线前列。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使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航人,只有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之范饭。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拍摄师德宣传纪录片,弘扬优良的师德精神。我校将评选出的师德标兵、先进事迹等拍摄成为纪录片,定期组织教师参观学习,让身边的事例去感染他们,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起效果,为教师立德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在培塑师德中,我们进行师德体检活动,师德体检中心包括师德展厅和师德唤醒室、对照自检室。师德展厅是进师德体检中心接受的第一次心灵洗礼,教师在这里默默地诵读孔子、陶行知的名言。以及特级教师霍懋征的事迹、黄大年教授的事迹。沿着长廊进入师德唤醒室。每一位体检者可以在这里学习先进事迹,聆听优教育家的寄语,观看专题片,重温教师誓词,唤起为人师的骄傲与自豪。自检室内悬挂着全国特级教师、我校优秀教师的事迹,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照标准分成八类20条体检问题,通过对照进行自我量化,自我反思、整改。

猜你喜欢

宣传信念榜样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围墙的信念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信念而非执念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