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09-10李小娟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培育价值观

李小娟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整个社会历史发展和未来的走向。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小学教育

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学习社会主义价值观内涵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小学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阶段,所以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2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影响。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精心打造,丰富认识

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让校园文化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将传统教育、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通过校园文化墙展现出来。比如:我校有走廊文化、台阶文化、“书香之门”、百家姓围墙、头顶古诗墙等精心打造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润物细无声。

2.2 重视宣传,促进传播

位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宣传作用,促进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我校选择优秀学生作为文化宣传解说员,向全校师生介绍。通过展板、展台、展室将学生活动成果进行展示,还通过电视、报纸、美篇,校园网站等网络媒体宣传。由校内到校外促进传播。

3 强化课程建设,发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合理强化课程建设,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1 强化校本课程建设

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深入理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校创设了多个校本课程:四点半课堂、午托班课堂、社团课,还编制了校本教材《文明礼仪读本》、《梅山古韵》、《国学课堂》等,并选派专职教师定期对学生授课。

3.2 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

全体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孩子成长的全过程。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德育实践活动结合,以实践和活动为桥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 科学组织活动,体验核心价值观

教育教学活动是学生充分展现自己、锻炼自己,并从中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高尚品行的重要途径。组织校内外活动应根据教育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并安排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既突出核心价值观,又有趣味性,寓教于乐。比如:春季社会实践活动,“给废电池安个家”公益行动和“多功能衣架”小课题研究等;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 丰富活动载体,发挥育人作用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价值判断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比如: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争当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班会;开展“快乐阅读放飞梦想”读书活动;“弘扬雷锋精神、共建文明风尚”主题的学雷锋活动;“创建文明城市,学会垃圾分类”环保主题活动。还有书画展览、手工制作、文艺表演、征文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4.3 重视传统文化,渗透价值观教育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将国学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我校编制的《梅山古韵》、《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国学读本成为学生的选读或必读教材。我校成立了“古诗词吟诵社”,还开展了读诗经、诵诗经、唱诗经、表演诗经的活动,把每周三定为汉服日。根据传统节日开展不同活动,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4.4 在体验中践行内化

课堂承载的教育是有限的,而亲自践行获得领悟则是无限的。如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践行内化,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新颖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学与做”中创新实践, 做到知行合一。

5 加强家校互动,寻求社会支持

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育人工程。不仅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5.1 加强家校互动

学校与家长进行合作互动,成立家委会,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 使家长能够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践行。同时完善学生的家庭档案,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家校互动交流,促进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的共同作用。

5.2 发挥社会的积极作用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与社会有关单位、团体沟通联系,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辅助作用。通过“走进请出”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聘请警察、律师、医生、督学等担任学校顾问,请有关专家来学校讲座;派出學生进社区、街道进行文艺演出和环保宣传等。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教育工作者要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准与教育教学的契合点,培养学生各项素质全面发展,共同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何兴泉.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吉林教育,2015.

[2] 张剑.加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赢得未来的关键一招[N].光明日报,2015-02-09.

[3] 王嘉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N].甘肃日报,2014-02-24.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山小学)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培育价值观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我的价值观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