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策略

2020-09-10孟献伟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立体几何具体措施高中数学

孟献伟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以及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高中数学大纲给立体几何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为了提升高中生的空间立体思维,数学老师就需要深入新教育市场积极地探索各种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丰富高中立体几何教学课堂,转变以前老旧的立体几何教学模式,转变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强化高中数学教学效果.此文简要地阐述了在实际高中数学教学进程中强化立体几何教学的具体措施,以此来推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进程.

关键词: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09-0033-02

通常情况下,在实际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中,数学老师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协助学生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思维逻辑能力,掌握空间感,在空间几何的特点以及结构了解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强化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实用能力.所以说,数学老师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当下立体几何教学课堂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争取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空间立体几何的教学活动中,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实用能力,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的空间思维逻辑,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铺垫,强化数学教学效果.

一、从基础知识巩固入手,强化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数学老师为了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就需要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方面入手,夯实学生的基础.如果说,学生不能够掌握数学课本中的基础公式和理论,那么其在立体几何学习的过程中,脑海里就会呈现出混乱的逻辑和思维,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架构模糊不清.所以说,数学老师在培育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之前,就需要从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教学为出发点,积极地带领学生探寻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让这些基础知识能够深入学生的脑海.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学习空间向量的基本知识时,数学老师就需要把其与平面向量基础知识紧密融合,协助学生一步一步地了解空间向量和平面向量之间的差异,从而实施高中立体几何教学活动.

比如,在这样一个空间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CD= 4,DD1=3,求异面直线 A1B 与B1C所成的角.第一点,数学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依照题意用角度法来处理问题,这是最基础的公式解法,把之前学过的知识运用其中,把题目中的点分为能用的和不能用的,能够了解到A1B,A1D,BD 这三条线成了求∠BA1D 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使用角度公式来处理问题.除此之外,数学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向量坐标的方式处理数学问题.这两种解题方式都能够高效地处理问题,但是都需要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公式,并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细心,循序渐进地强化其自身的空间思维. 二、增强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立体空间感

在空间立体几何的学习进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重要,所以说,数学老师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工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慢慢地培育学生的空间立体感.那么在空间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该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是一个值得数学老师急需思考和落实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数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慢慢地引导,通过实践活动以及先进的教学工具来培育,逐步增强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教学效果.

1.借助空间模型的制作,培育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对于高中数学知识而言,其抽象性较强,特别是空间几何模块,但是空间几何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属于随处可见的一种数学知识实际运用.所以说,数学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立体几何知识时,就需要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把抽象的立体几何具体化,借助可见摸得着的空间模型,来强化学生对立体几何的认知,逐步锻炼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推动整个高中数学空间几何教学进程.

比方说,在学习“外切圆”、“内切圆”有关知识时,数学老师为了巩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就需要在实际的例题中协助学生制作空间立体模型,从而快速地处理问题.如,在一个正三角形内部内切圆的半径是1cm,求正三角形的边长.在这一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数学老师首先需要带领学生解析题目含义,借助手头的纸条和胶水,粘贴一个半径为1cm的圆,接下来依照三角形三切点到内切圆圆心的距离,借助正三角形的60°的角和勾股定理得出边长a=23,而后完成模型的制作.那么对于外切圆来说,也能够使用同样的解题思路,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空间立体感,增强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2.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

在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背景下,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抽象的空间几何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几何内部的结构.而且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把空间几何的内外部结构,三维、二维模式以不同的角度呈现给学生,从而发散学生的空间思维,强化学生的空间立体感.并且多媒体动态的画面,还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让学生在多媒体屏幕的图形变化和移动过程中掌握空间思维逻辑,激起学生对空间立体几何有关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高中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其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生活性,特别是立体几何模块,再加上高中生的空间立体思维和空间感又相对薄弱,所以说,在实际的数学立体几何教学进程中,数学老师就需要深入新教育市场积极地探索各種科学的教学思维和先进的教学工具,以此来给高中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立体几何教学方案,高效地结合高中课本知识和信息教学工具,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在此进程中逐步锻炼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和空间感. 并且要在实际立体几何的数学题解答过程中,锻炼学生对空间立体几何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逐步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活动范围,强化学生的空间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化我国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爽.关于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3):37.

[2]栾丽娜.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8.

[3]苏梦虎.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7):62.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立体几何具体措施高中数学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分析
浅析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实践研究
浅析“向量法”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