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渗透路径研究
2020-09-10张静
摘要:红色文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大重要内容,包含着我国爱国主义特色与深厚的家国情怀。红色文化是我国在革命年代的共产党人,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建的爱国主义文化,如何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探索出将红色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策略,是每个大学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关键词: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路径
红色文化是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进程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人民群众共同创建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基础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而成的爱国主义文化。在渗透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大学生相比于初中、高中学生来讲,其心智、思维模式已经发展成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在受教时,对于自身不认可或陌生的教育理念会呈现出相对应的抵触情绪,影响红色文化渗透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渗透方法,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完成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渗透研究意义
红色文化渗透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校必须把红色文化渗透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红色文化渗透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争取做到对学生知识的学习与道德行为的养成相统一,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学的使命就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的培养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输送动力。世界上的任何一所大学都是以服务国家为理念培养人才,大学应该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效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指标。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渗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政治道德思想,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大学教师应该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红色文化渗透中切合实际,努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渗透路径
(一)大学教师应主动提升自身修养
教师应该塑造自身正确政治观念,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严谨教学,才能够为祖国和社会培养出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优秀人才。红色文化渗透是教师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价值体现,教师可以从弘扬红色文化中获得成就感,完成自我人格的升华与塑造。叶圣陶先生曾对教师教育理念有着“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心灵陶冶”的指引批示,这说明教师应该主动提升自身行为品德,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渗透政治观念,言传身教的引导学生品德。教师是教育中的实践者,想要完成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渗透,首先要充分提高自身思政和品德的素养。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大学教师应该主动阅读研究与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作品,关注当下社会事实,培养出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立德树人以达到向学生渗透红色文化目的。
(二)将红色文化渗透与各科目进行结合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从各科目大学教材中挖掘出适合渗透学生红色文化的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思维、爱岗敬业、社会责任,从而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体现最大化。例如教师可以在在大学历史教学中将历史知识作为训诫,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达到渗透红色文化的目的。
教师可以在历史教材中让学生知道红色文化的诞生经历,让学生了解在革命年代有无数共产党员投入到革命战争中来,通过克服艰难险阻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教师可以在历史教学中将历史的训诫作为切入点,完成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不光要学习掌握历史知识,还要了解历史的发展走向,并能主动分析历史于当下社会环境的实际意义。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古人以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了造紙术、钟表、印刷、纺织、陶瓷、冶炼等伟大的发明技术,而今天我们的祖国秉承先人不断进取、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秉承红色文化革命理念,大力发展国力,把航天飞船升上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建立了宇宙空间站、登上了月球、拍下了黑洞的照片;在生活中我们普及了5G通讯,研究汽车自动驾驶、实现芯片系统开发自主化,带动了全人类的科技发展进步!这些都使学生对中华民族有着深深的自豪感,从而完成渗透红色文化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大学教师应主动提升自身政治文化修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我国发展形势,将红色文化与各科目进行结合,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关注程度,让学生在伟大的红色文化熏陶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理解自己的人生价值,明确自己未来发展方向,为祖国的未来和世界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琳洁.红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价值与实践思考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14):69-70.
[2]任礼姝.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林区教学,2020(03):15-17.
[3]陈苏谦.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03):150-152+160.
作者简介:
张静(1986-),河北保定,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