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2020-09-10蒲海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蒲海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开展符合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需要的课程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对的重要课题。电工电子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性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与动手能力,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电工电子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而各高职一线教师对于如何有效提高电工电子教学质量也积极建言献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电工电子是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智能控制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其内容涉及电力、电子等诸多学科,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重要。然而传统的电工电子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该课程的理论难度大,再加上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实验时,大部分学生只是根据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步骤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另外传统的评价方式是通过平时成绩加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

1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现状

1.1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的冲突

电工电子教学作为高职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深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职学生只有在扎实掌握电工电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专业化的课程学习。但是在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问题。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为例,在校学生大多数是高中毕业后成绩和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学生在这一阶段大多没有经过更加专业化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性思维训练,因此不太适应专业水平较高的电工电子课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往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课时冲突问题,从而导致教师大量压缩实操课时保证课程的完成度。这种教学模式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实操课程对学生理论知识巩固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2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割裂

除了教学时间与教学方式的矛盾,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中还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需求割裂的问题。在高职电工电子教学的资料参考中,教师容易忽视资料的时效性。部分电路原件的技术参数与当前普遍适用的设备现状不符。进而造成了学生对电工电子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模糊,不利于学生对相应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和研讨。同时,不同专业对电工电子课程的需求有所区别。部分学校忽视学生之间的专业差异,以教材内容为导向开展电工电子课程,不能有效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2高职电工电子課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要点

2.1整合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操作

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与时俱进,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笔者认为,整合教学资源,增加实验课程,势在必行。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时要进行取舍,讲授课程要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并使授课通俗易懂,帮助学生更轻松掌握要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微课视频、翻转课堂等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吸引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克服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

针对电工基础计算题,因题量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基础知识及课程核心部分选材,探索符合当前学生学习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学习电子技术抽象理论内容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在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时应考虑授课教学模式与课时分配,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微课、师生互动等教学模式,合理分配课时,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

作为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教学还要贯穿就业导向性,提升学生的时间能力,根据课程知识,增加实验课程。同时,课程安排还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思考及发散思维等。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知识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才能真正培养出与企业无缝对接复合型应用人才。

2.2与时俱进,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传统高职电工电子教学受制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安排,不能有效解决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的冲突。但是,新型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矛盾给出了可能回答。传统高职电工电子实践中出现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冲突的原因在于,电工电子教学受制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必须依靠实操课程才能有效巩固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但是,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课堂,这种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解决。

EWB技术作为一种在电子技术中普遍应用的计算机仿真设计软件,可以构建各种电路并进行仿真实验。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适应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需求,同时可以解决在传统教学中出现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相容”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除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之外,高职电工电子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教育技术,促进高职电工电子教学改革。

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时代背景下,教学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获得信息和知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不仅要进行有资源的整合,还需不断探索改革,制订一套更为完整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设备,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积极主动适应时代形势,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真正为国家培养综合型、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海燕.基于就业导向下的高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创新[J].才,2016(25):71-72.

[2]聂琼.高职电工电子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学园,2017(20):48-49.

[3]宋坚.新时期高职电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方法研究[J].智库时,2018(12):196.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