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可行性研究
2020-09-10黄天琪
黄天琪
【摘要】目的:此次,主要针对临床期间小儿麻疹护理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是否可达到预期效果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参考。方法:选取院内接受治疗并确诊为小儿麻疹的病患共计86名为主要研究对象,期间按照应用护理方式差异性将其分做两个对比小组,之后对比不同的临床指标数据,收治时间范围在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两年时间内。结果:两组患儿接受差异性护理后的详细临床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表格处,通过表格数据比对可以看出,均是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数据占优势,两组数据比对有明显的差异,据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期间,对于患有麻疹病症的患儿一定要具有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意识,在帮助患儿促进病情康复的同时,可以缩短住院的周期,同时降低死亡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认定值得临床期间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麻疹护理;应用方法;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由麻疹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称之为麻疹,唯一的传染源就是麻疹患者。一般的传播途径为飞沫,喷嚏,咳嗽等,一年四季均有麻疹发病的可能性,并且主要集中于春冬两个季节,易感人群为儿童。患儿得上麻疹后不适感较强烈,会经常哭闹,引发家长的担心[1]。因而做到早治疗,早护理,早治愈对于本病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和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基于此,以下将针对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论述,现将资料整理好,具体内容如下。
1 患儿一般资料与具体护理方法
1.1患儿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时间范围在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两年时间内于医院中接受护理并确诊为麻疹的86名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包含男性患儿46名,其余均为女性患儿;年龄范围在3~11岁,平均年龄为5.8±1.4岁;其中合并肺炎病症19例,合并心力衰竭病症3例。期间按照应用护理方式差异性将其分做两个对比小组,对比不同的临床指标数据。纳入规范如下:首先,均有相同的临床表现,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发热,眼结膜炎,全身斑丘疹等;其次,排除依从性较差的患儿;最后,家属知晓此次研究并同意参与其中[2]。
1.2具体护理方法
86名患儿住院后均给予相同的呼吸道隔离、抗感染、抗病毒、补充维生素、对症支持等前期的护理工作,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应用的则是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主要包含皮肤护理,病房护理,饮食护理三方面:首先,皮肤护理。应用0.9%的氯化钠溶液给予患儿口腔护理,如果出现嘴角干裂的问题,用甘油擦拭;如果出现眼分泌物增多,要强化粘膜和皮肤的护理,维持清洁干燥。其次,病房护理。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定期开窗通风做好消毒,控制好温湿度。温度不宜超过22摄氏度,最低不低于18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左右。对于有高热症状的患儿,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叮嘱家属让患儿勤换衣物。最后,饮食护理。提供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呛咳明显严重的患儿给予鼻饲处理。
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前提是在对照组患儿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呼吸道护理。由于患上麻疹病症后,患儿的呼吸道内分泌物明显增多,就需要护理人员提起重视,强化此方面的护理,以维持患儿的呼吸通畅,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如果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期间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要立即予以氧气吸入护理,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4L,避免吸入气体过于干燥,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问题的出现。如果出现异常问题,要立刻告知医师[3]。其次,心理护理。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因此可能会哭闹,并且家长会受到影响,出现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此时就需要责任护士主动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告知患儿的具体情况,展开治疗护理的内容和目的,帮助他们提升治愈的自信。最后,健康知识教育。在住院接受治疗和护理期间,向患儿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讲解知识点和配合的要点,在出院时讲解正确的洗手方式,后期的预防措施,叮嘱家长注意患儿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多休息。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要立刻就医。
2 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换而接受针对性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详细对比内容见表1。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感染麻疹病毒之后,患儿的机体,免疫力,抵抗力等方面都会明显的降低,并且会有极大可能性引起肺炎,喉炎,疾病的出现,肺炎性心力衰竭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会导致患儿的直接死亡。麻疹属于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系统,现阶段无特异性的针对性疗法,对于无其他病症和病者通常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之后都可痊愈。如果合并肺炎,肺炎性心力衰竭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要明显较长,并且会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加之病患为儿童群体,机体免疫力治疗依从性相比成人较差,也就对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提出严格的要求。所以临床期间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需要结合发病的特点,具体的临床表现有不同表现,要给予针对性护理,以促进临床疗效的明显提升[4]。
综合上述所言,此次为明确小儿麻疹病症护理期间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是否可达到预期的满意状态进行分析和论述,特选取收治时间范围在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两年时间内接受治疗的86名小儿麻疹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期间按照应用护理方式差异性将其分作两组,对比临床指标数据。通过最终数据比对,可以看出是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展开护理的观察组43名患儿数据占优势,两组比对有明显差异。因而认定,临床期间可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促进小儿麻疹病患的护理和康复。
参考文献:
[1]赵变云.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兒麻疹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可行性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3):197-198.
[2]贺艳.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可行性分析[J]. 健康必读, 2019, 000(001):191.
[3]盛自勉, 张丽娜.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30):143-144.
[4]盛自勉, 张丽娜.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000(030):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