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德育管理的优化研究
2020-09-10韩武红
韩武红
摘要: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下,学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明确德育管理的方向和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理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文章基于立德树人视角,首先介绍高中德育管理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高中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中德育; 管理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2-276
高中生发展潜力极大,各个中学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作为重点。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认识到,现阶段德育管理过于抽象化、形式化和理想化,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分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一、高中德育管理的必要性
1. 改变高中德育实效性差的局面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学校的德育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始终坚持以知识为核心,将道德和生活分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知行脱节,难以提升德育管理实效。立德树人视角下,教师将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融入德育管理工作,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 适应高中德育新要求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受外界因素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会出现变化,此时德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是德育实践的关键因素,学校是德育实践的主要场所,管理水平对中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学校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将德育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衔接,对高中生的道德加以引导。
3. 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要想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需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在社会实践中促进高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高中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德育管理抽象化
“抽象化”主要是指德育与现实生活脱节,变为单独存在的事物,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德育工作的实践性特点。抽象的管理模式下,学生无法认识到科学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差异性。德育过程过于理论化,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逐渐产生厌倦和应付心理,难以对道德知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2. 德育管理功利化
“功利化”主要表现是学校德育长期以来被涂上了功利主义色彩,德育工作纯属出于政治形势需要,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过分追求冰冷的分数。或者从工具主义立场出发,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应的地位,忽视了对学生的文明教育、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培养。这与高中德育管理目标相违背,无法真正发挥道德的育人作用。
3. 德育管理形式化
“形式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学校没有足够重视德育管理,更注重升学率、学校排名等。而德育见效缓慢,且与成绩无直接关联,这使得德育管理工作非常形式化,违背了原本的教育初衷。另一方面,德育管理工作将重点放在社会效应层面,重视外在“包装”,不符合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规律,降低了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德育管理优化策略
1.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是学生德育实践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德育管理水平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直接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学校以交流会的形式,倡导教师分享自身的德育管理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和其他学校共同交流、沟通,积极借鉴,增强教师的综合能力。例如,某中学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及时传递新的管理理念,定期开展培训工作。这次培训为期三年,分三次进行。为了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将培训的时间放在暑假。培训活动以“立德树人”为主题,让受训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 立德树人,家校共育
高中德育管理工作还需要通过家校共育的形式完成。教师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主动利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或以家长会形式,让家长和学生真正感受家庭和学校德育管理的区别。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创建立体的网络沟通渠道
基于家校共育理念的德育管理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建立亲密的关系,主动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准确找出对应策略。例如,教师建立班级群,每天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主动询问家长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水平。
(2)做好家访工作
家访是联系家庭和学校的重要纽带,有利于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缩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学校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教师可以利用家访了解并分析高中生的成长环境,制订更为完善的德育管理方案。教师可以向家长讲授一些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传授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培养等家庭教育知识。家长也可向教师反馈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
(3)举办家长会
教师在讨论学生德育问题时,对学生在某段时间内的表现情况做详细分析。鼓励家长就学生的实际情况举手发言。家长也能相互交流经验,获取有用的信息,最终商讨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3. 创造良好的德育管理环境
当今社会對人才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德育工作能有明显效果。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没有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做事情容易冲动。教师可通过“理论+实践”的形式,优化德育管理环境,摆脱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对德育知识产生新的认知。
总而言之,高中德育教师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从管理环境、家校共育和工作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德育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趣味性极强的德育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德育知识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陶维维.巧用陶行知教育理论,发挥主题班会德育功能[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3):119-120.
[2] 颜迪.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