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设计中点线面的艺术语言
2020-09-10张婷婷
张婷婷
摘 要:点线面是版画创作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但同时也具有很多夸张变化,充满创意。版画的题材广泛,能与多种艺术结合进而产生新的艺术形式。点线面不仅是画面的表现力,同时也是生命力,活跃的点为画面增加细节,线的流动性带给画面生命,面则赋予作品感情基调,三者协同,耐人寻味。
关键词:木刻;点线面
一、版画的画面组成
版画的表现方式多种多类,木刻版画是最为原始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初的图像印刷技术。中国的木刻印刷发展得益于佛教传播。时至宋代,书籍及其插图的印刷工艺已经相当娴熟,在民间流传最广的纸币和纸牌就是一些小型的木版画。
现代版画艺术,由于木刻版画的强烈对比关系,节奏的变化等,都受到各界艺术家的喜爱。木刻版画不仅可以单独成画,还可以和其他创作形式结合,形成新的艺术语言。比如和设计结合,设计的logo通过木刻的形式,则会具有历史感,更加加深设计的内涵。所以木刻深受各界艺术家喜爱。
木刻的题材广泛,包容力强,表现力强大。不仅可以做历史题材,现代题材,还可以和插画设计结合,产生新的艺术语言。藏书票的题材就更加丰富,也非常有趣,耐人寻味。木刻版画的画面表现自由,使用木刻刀结合,画面形式感丰富,多借用点、线、面来叙述画面情感。木刻中的点线面,为了画面效果使之产生形态的变化。点可以是线,也可以是面,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点构成线,线组成面”。没有谁可以单独存在的,三者是木刻设计中不可缺少元素。
如果赋予这些元素生命性格,那么点则是天真可人的,就像一个活泼的小孩,在画面上蹦蹦跳跳,生机勃勃,令画面充满跃动感。也会让画面有更多的细节,让整个画面内涵而不失趣味;线条则是中青年,稳重而不失优雅,考虑周全,思维严谨,支撑着整个画面效果。感情也异常丰富,也很多变,不变的是考虑大局,运筹帷幄;面则像老态龙钟的老人,默默为画面做情感基调,默默为画面奉献自己。不争不抢。点线面就像是人的一生,这也是它最有魅力的地方,不仅仅是表现手法丰富,在木板上的一刀又一刀的镌刻,就像人经过风吹雨打,千锤百炼方成就大业。点线面富有情感,在木板上有序组合最大限度表达主题。
二、点的跃动感
版画中,点的使用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更具有细节,在不同刻刀地飞舞下,点的形状和姿态也有所不同。点可以营造一种厚重的体积感,和表现一些肌理效果。在木刻版画中,点的形态有大小方圆,形状各有不同,为木板制造出苍劲古朴的质感。让画面生动,不显沉寂。人像版画,点常常可以带来更真实的肌理,并且拥有突出的细节表现力。点可单可群,当它成序列出现时,又会给画面带来跃动感,使画面更加律动。
三、线条的流动性
线可谓是画面的龙脊,负担着支撑整个画面的重任。线条本身具有极高的概括力和造型力。版画的线条与国画使用的线条有异曲同工之妙,流动的线条拥有轻重,粗细的变化,还可以塑造出体积感。线条是版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艺术语言,也是造型的重要手法。线条本身属性就是流动的,在版画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是具象,线条也可以用来表现抽象事物,形态丰富,无拘无束。版画是非常需要创意的一门艺术,虽然主要元素不多但是却拥有无限可能,有时也会出现意料之外的肌理和效果。
版画中的线条也是有节奏的,韵律感极强,糅合时间和空间,刚劲柔美并济。线条中包含的情绪也十分复杂,时而是平静的湖面,时而是呼啸的狂风,也可以是变幻莫测的天空。在木刻設计中,线条承载了设计者的专注力,版画中,对线条的要求很高,同时也可以从线条中看出创作者的功底。
线条的流动性不仅仅表现在平面上,同时也可以表现时间和空间。曾经在一次课题上看到和童话插画结合的例子。相较现实题材,奇幻的题材更能合理地描述时空。线条可以描绘出更绚丽的画面。线条的流动性赋予画面生命,灵动的走势引导视觉,组列成群更加强气势。在版画中线条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四、面的空间感
版画设计中绝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面经常有着奠基感情基调的作用,大块的黑调色块或给人沉寂压抑之感。亮面使用大块的面或使人豁然开朗,带给人通透之感。在灰调子中使用面会塑造体积,增加画面层次,提升空间感。
五、总结
版画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效果,点线面的对比,线组成面之后和大色块的关系,整体的感情基调,画面的和谐,表达的感情,经过调整最终融合整体。版画也是一门需要决心的艺术。在木板上用刀刻画和纸本不同,一刀下去便不能修改,犹豫不决就会影响到线条的形态,从而影响整个画面。起刀到完成一气呵成,十分专注。每一刀都是对心性的考验和锻炼。
版画中点线面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他们的变化充满无限可能,蕴含创意,也富有情感,当它们同时飞舞在画面上,将会迸发出新的艺术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