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0-09-10孟娟

医学概论 2020年47期
关键词:实施效果认知功能循证护理

孟娟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2019年3月-2020年12月80例脑梗塞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认知功能MMSE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后遗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认知功能MMSE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后遗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梗塞护理;实施效果;认知功能;影响

脑梗塞是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的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供血障碍,对患者局部脑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脑梗塞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在疾病治疗中应用循证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正确有效地进行脑梗塞治疗的同时,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循证护理通常是指护理活动的开展,根据患者的需求、临床经验和科研经验获取经验性证据,在此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1-2]。充分理解和深入理解循证护理理念,加强临床护理实践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对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質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析了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确诊2019年3月-2020年12月的80例脑梗塞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实验组年龄45-82岁,平均(65.01±2.32)岁,男女各有29例和11例 。对照组年龄45-81岁,平均(65.21±2.23)岁,男女各有28例和12例。两组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即:(1)护士利用多媒体技术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脑梗塞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多重问题,如预防复发、预防并发症、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通畅、急救重点等,充分发挥文献的参考作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2)护理人员应协助住院患者尽快进行CT检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溶栓治疗,保持病房内温湿度,注意病房内不能太吵,有利于患者日常休息,保证睡眠质量,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监测,对意识基本恢复的患者,提倡尽早进行康复锻炼。(3)护理人员坚持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不断扩大关节活动范围,从大关节到小关节锻炼,引导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进行行走、坐立等锻炼。方便尽快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鼓励患者多喝水,多吃蔬菜,少吃太油腻辛辣的食物,治疗期间戒烟戒酒,适量补充全谷类和维生素。例如:洋葱、木耳、燕麦、绿豆等,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排便通畅。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认知功能MMSE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后遗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6.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的是t检验,计数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认知功能MMSE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

护理开始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认知功能MMSE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比较,P>0.05,而护理结束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认知功能MMSE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优化的程度,P<0.05。如表1.

2.2后遗症发生率

实验组后遗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P<0.05。

3讨论

脑梗塞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的发生与代谢功能、某些慢性病、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病死率高[3-4]。临床研究发现,在脑梗塞的积极治疗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循证护理是在既往护理经验的基础上,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患者提供无缝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理效果的一种新型护理措施。护士通过对护理活动过程的规划,将科研结论、护理经验和患者意愿清晰、谨慎地结合起来,获得循证依据,作为脑梗塞患者护理过程的依据。前沿性、科学性护理,以证据为指导,结合患者病情进行护理,提高了护理的及时性和可行性。同时,脑梗塞患者病情严重,会危及生命安全。循证护理的应用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对护理问题的总结和总结,从环境、心理等方面进行护理,可缓解不良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提高预后效果[5-6]。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认知功能MMSE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后遗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后遗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雷承.循证护理在脑梗塞中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智慧健康,2020,6(25):107-109.

[2]林芳,游琼.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3):73-74+20.

[3]彭影,马先莉.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6):95.

[4]蔡宇.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及护理质量观察[J].名医,2020(01):179.

[5]董书梅.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6):129+133.

[6]桑年瑞.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评价[J].名医,2019(11):155.

(公安县斗湖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荆州 434300)

猜你喜欢

实施效果认知功能循证护理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