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2020-09-10鲜耀
鲜耀
摘要:基于全媒体时代下,给大学生的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推进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应认真分析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遇到的问题和情况,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拓宽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保证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
大学生身上承担着一定的重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是有着一定的关联的,做好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基于21世纪下,全媒体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和新的任务。为了保证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大高校在日常的工作中应积极创新,找到更为合理的工作方式。
1 全媒体时代下开展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时存在的问题
1.1 党组织对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不足
学生进入到大学阶段,正是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思想变动较大,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应建立完善的党组织管理制度。同时,在学生进入高校后,没有开展相应的课程学习,学生的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巩固,没有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养。
1.2 党支部教育形式单一
在进行党支部工作时,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出入性,缺乏活力和针对性,没有切实提高大学生对于党建工作的兴趣。
2 基于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策略
2.1 加强党员后续教育及管理工作
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应重视调动大学生参与到党建工作中的积极性,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权利,让大学生也主动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真正做到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各个方面上都是有着一定的不足的,为了更好地对于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因此高校应针对于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教育方式,带给学生更为正确的思想认识。在党建工作中,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上,充分利用全媒体的背景,发挥高新技术的作用,利用先进的技术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学生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在日常的党建工作中,也应专门抽出一定的时间,对于学生进行考察,针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有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针对于这一问题,高校应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2.2 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应加强理论学习,高校应利用好课间时间,带领学生巩固党章知识,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启发,得到感悟。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于各个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应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利用课余时间,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军事博物馆、民族博物馆,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进入到社会中,在社会中将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进行合理应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全媒体时代下,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也为高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创新点,为了正确引导学生,高校应利用好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借助于互联网的辅助,加大对于学生的管理力度。
2.3 注重对于学生进行文化引导
基于全媒体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高校应利用一切教学时间,加强对于党建工作者的培训,让其掌握更为先进的技术。通过短讯、在职学习等方式加强党建工作者的学习,创新党建工作者的思维理念,以便其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高校可以利用新媒體技术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借助于网络的力量,为学生传递一定的党建信息,也有利于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认识,党建工作者应和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多种信息交流渠道,发布有关于党建的信息知识,让学生及时了解资讯,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党建工作的兴趣和热爱。作为党建工作者,可以借助一些交流平台,如QQ、微信等方式和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充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大学生开展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把控。
例如,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高校还可以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利用这个微信公众号作为平台,定期发送各种信息,宣传有关于我党的政策和理论 ,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充分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注意合理利用全媒体背景,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政治需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进行党建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保证大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薛冰华.论全媒体时代报刊编辑实践教学的“六个转变”[J].中国报业,2016(12).
[2] 王鹏.全媒体时代预防文化发展的新态势[J].法制博览,2016(28).
[3] 陈敦山,杨维周,周梦.创新全媒体时代西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方法与机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