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通融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9-10张名取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张名取

摘要: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进行小学数学通融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思路,能助力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它的落实既可以实现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培养,又体现了以人文本的教学观。对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通融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究分析。在践行教材分析、落实学生素养能力、立足课程标准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中使得小学数学得到通融课堂的有效建设。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通融课堂

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得到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和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其核心素养有“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数学抽象”等内容。而通融课堂的构建旨在让学生从想不通到想通,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化繁为简,在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中理解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由此可见,它的落实不仅可以实现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有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创新,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通融课堂的建设,在数学知识的融合中让知识得到变通、在数学抽象教学过程中通过沟通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视野的拓展,在通融课堂中让学生化知识为能力。

1 践行教材分析,在资源融合中构建通融课堂,指引核心素养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学习过程,知识点都存在相应的关联,也就导致学生反映,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把公式、定义弄混。也就是说,当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想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教师一定要落实重视教材资源的融合与分析,在资源探索中培养学生数学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综合培养。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这一数学内容时,为实现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体会变中不变、分类、类比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深入教材分析,在教材中进行数学问题凝练,让学生思考3个苹果和2个梨比较,“3-2=1为差比”;我们平时玩乒乓球时会出现3:2的情况是比分;在差比和比分的认知中唤醒学生的数学经验,然后借助平时数青蛙的小游戏,如1只青蛙4条腿,为学生开展数学建模“青蛙的腿数和只数之比是4:1”,随后联系到4:1= 4÷1=4,迁移知识点联系如“5÷3=( ):( )、

( ):( )= 9÷8”通过差比、比分、除数之比的推理,使得学生在探究新知的时候形成逻辑推理素养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资源融合中构建通融课堂。同时,教师还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延伸,如“蜂蜜水之比”为主题进行知识探索,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又可以让学生认知到数学学習的应用价值。

2 立足教学理念,在问题情境中构建通融课堂,渗透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正是处于思维发展的一个阶段,教师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还要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立足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中通过问题情境实现通融课堂的建设,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切身的体验与探索中实现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综合培养。例如,在教学《百分数》这一数学内容时,为让学生对百分数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会运用百分数进行问题表达。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为辅助,实现学生思维的启迪。如: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患过此病的50岁左右的人大约有,据专家统计,在青少年中已有12%的人患过此病,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学生学习姿势的不正确而导致的,同学们思考在这一短话中都有哪些数字呢?通过这一问题为学生导入百分数这一数学知识,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对班级同学近视的情况统计,算一算近视率是多少?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自主走进数学知识的探索,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认识百分数、学会读百分数、学会写百分数。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百分数是怎么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对百分数这一数学知识有一个通融性的理解,从而实现小学数学通融课堂的建构,在问题思考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等核心素养。

3 落实课程标准,多元教学活动构建通融课堂,强化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道: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数学体验,在知识探索中让学生学会科学分析、掌握学习方法。为此,当教师在构建通融课堂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多云化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数学内容时,其中涉及到“分数的基本性质”为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充分理解,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数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以下多元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分层合作的学习形式,对图形进行观看,想一想,如果阴影部分不用表示,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结合小组成员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

其次,在小组合作活动的探究上,为学生开展“设计大赛”让学生发动自己的大脑进行猜想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派选优秀代表说一说自己的猜想以及验证结果,在倾听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商不变规律。

通过知识探索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活动中实现通融课堂的构建,以此来实现学生数学体验感的提升,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感知问题、探索知识、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通融课堂的构建,教师既要立足课程标准,又要深入教材探析,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使得学生在探寻本源中得到学习思维能力的启发,在数学学习体验中实现核心素养能力的综合培养。

参考文献:

[1] 许荣科.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通融课堂构建策略[J].新智慧,2019(03).

[2] 张海军.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通融课堂的构建策略[J].文理导航,2019(21).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通融课堂’的深化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8-3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