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郭凌妹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导图阶段高中英语

郭凌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篇章信息的获取能力、关键信息的处理能力、高效的语篇分析能力和准确的文章领悟能力。这就督促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策略,探究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阅读能力。

一、思维导图应用:PPre-Reading

Pre-Reading是导人阶段,教师采用各种活动导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文本的积极期待,激活学生对于相关话题的背景图示,为阅读做好准备。现以牛津译林版模块一Unit2 Reading Home Alone为例,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Pre-Reading阶段的应用。

本单元的主题是Growing Pains,Reading课文Home Alone以剧本的形式讲述了孩子与父母在青春期阶段相处时出现的矛盾,从而反映出孩子的成长烦恼。在导入环节,老师提问:What does“Growing pains”mean to you?高中学生正经历青春期,有很多成长的烦恼,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与学生进行短对话,引导学生意识到成长的烦恼来自何方,是学校、家长、朋友还是其他,并画出初步的气泡图(Bubble Map)。当学生看到气泡图时思路已经打开,已有的认知已被激活,学生会从不同的方面回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再结合Brace Map(括号图)呈现完整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从整体和宏观上对成长的烦恼有所了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对Reading剧本中Eric,Daniel的成长烦恼充满期待,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充分铺垫。

二、思维导图应用:J:While-Reading

While-reading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不同文本和不同话题设计迥然不同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教师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建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应注意到文章体裁、话题的不同,提取相应的主题词和关键词。现以牛津译林版模块四Unit 1 Reading Advertisements和模块三Unit 3Reading Lost Civilzations为例,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While-Reading阶段的应用。

【教学案例1】

M4U1 Reading文章是一篇说明文,主要讲述了广告的定义,广告的分类,以及两类广告间的异同点。在学生根据小标题掌握了文章的基本结构之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细读文本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and public serviceadvertisements?这个问题可以化解为两个任务:CAs和PSAs存在哪些方面的异同?在某个方面具体的异同点是什么?教师结合双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和括号图(Brace Map)呈现问题答案,并借助双气泡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吸收,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CAs和PSAs的异同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复习了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表达,掌握了说明文的写作方式,内化了学习内容。

【教学案例2】

M3 U3 Reading是一篇旅行日记,是一个学生在探索消逝的文明的过程中记录下的感受以及所学习到的见闻。在处理这篇类似“流水账”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用流程图(Flow Map)的形式把基本的旅行框架建构起来,比如旅行的时间,安排,感受等。细读文本,旅行日记中还详细介绍了罗马庞贝古城和丝绸之路楼兰古城的演变史,这一部分可以用次级思维导图与主思维导图相链接来呈现。为进一步深人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座文明古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用三级思维导图将两者的比较过程进行呈现。经过一层层的引导学生深人分析文本,学生能够在一大堆细节中找到关键信息,并学会整体梳理,有主有次,提升了文本信息加工能力和语篇综合分析能力。

三、思维导图应用zf:Post-Reading

Post-Reading阶段主要供教师开展评价型和应用型教学活动,供学生灵活创新地运用课堂所学的策略和技巧。现以牛津译林版模块七Unit 1 Project:To phone ornot to phone?为例,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Post-Reading阶段的应用。

本篇文章介绍了美国的Amish人群的特点以及他们对于手机的态度。在处理完文本信息后,教师引導学生回归文章标题To Dhone or not to phone?将这个问题转化为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hones?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班级讨论并将学生的观点以括号图(Brace Map)呈现,最后由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写一篇作文以阐述自己对于To Phone or not to Phone这个问题的看法。在Post-Reading阶段,学生根据知识输出自己的语言,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组织逻辑,使得语言的输出更为流畅和具有发散性、创造性、思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思维导图在高中阅读教学的PWP教学模式上能得到有效应用,其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Pre-Reading阶段,思维导图的使用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起学习兴趣,激活已有认知,发散灵活性思维。第二,在While-Reading阶段,思维导图的使用能使学生先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建构篇章结构,再从细节和微观的层面提取有效信息,进而组织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提升学生的篇章结构分析能力、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归纳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形成学生自己的阅读模式。第三,在Post-Reading阶段,思维导图的使用能使学生从单纯理解作者信息到内化成个人知识转变,提高文本阅读的深度和效度,有助于学生思维发散性、创造性、逻辑性和思辨性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猜你喜欢

导图阶段高中英语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