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试题分析以及教学建议

2020-09-10候常红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试题考试题定义

候常红

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有些题目是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命题者常结合高中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把高等数学知识改编成可以运用高中数学知识解答的题目,借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推理论证和应变能力,关注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数学试题,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1.以高等数学概念、定义为背景的试题

此类问题主要有概念信息定义型和新运算定义型问题,题目中一般给出新情境、新结构、新概念、新规律等信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正确把握概念的实质和运算的规律,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迁移,作出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能有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应变能力,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本题是以高等数学中的李普希茨(Lipschiitz)条件中的李普希茨常数为背景设置的,要求学生通过变换已知条件的形式,利用李普希茨常数来求解。

二、教学启示及建议

通过对前面高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高等数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1.重视初等、高等数学的衔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讲解的高中数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与高等数学中的定义、概念、定理、法则等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也为其后期对高等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解“矩阵”时,教师可以引入高等数学中的n维矩阵,让学生了解初等、高等数学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应变和迁移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习题课中,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以高等数学定义、概念、定理、法则等为背景的题目,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应变和迁移能力,对于有些高中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高等数学中的简单方法来解答,这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解题的思路,提升解题的效率。

通過对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我们发现,要让学生灵活应对此类问题,教师需从教学衔接和培养学生的应变和迁移能力两个方面入手。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试题考试题定义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定义“风格”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追寻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奇异美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二卷理科数学试题分析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
一道自主招生试题的深入探讨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