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中小学地域音乐文化进校园的策略探究
2020-09-10夏雄军聂双
夏雄军 聂双
【摘要】小城镇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结构体系,在传承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通过对小城镇地域音乐文化和小城镇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探究,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创新音乐教学内容、实施校本音乐课程方面提出了地域音乐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帮助提高小城镇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水平,更好传承与发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
【关键词】小城镇中小学;地域音乐文化;校本音乐
一、地域音乐文化内涵与特点
通常而言,地域音乐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的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阶段所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音乐文化。包含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物质音乐形态和精神音乐意识两个方面。
地域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流传至今的民谣、戏曲、小调、号子、山歌等,我们可统称为地域音乐文化。因此,地域音乐文化是指由古到今所有的音乐文化遗产,是人们用音乐表达生活感受的一种方式,也是现实生活的情感反馈;地域音乐文化具有包容性,凡是与音乐相关的民俗活动或艺术表演,皆可以纳入地域音乐文化的范畴之中;地域音乐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音乐文化的形成与本地民俗息息相关,如湘西苗族山歌、邵阳绥宁苗族婚俗歌、岳阳平江影戏等,这些丰富多样的音乐艺术表演源于当地人的民俗习惯与风情。地域音乐文化历史性与时代性、包容性与民族性的特点,充分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本质。
二、小城镇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透视
在小城镇建设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小城鎮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业界学者与专家针对小城镇音乐教育问题发表了多篇学术见解。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小城镇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肯定小城镇音乐教育取得了显著进步的同时,笔者针对小城镇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缺乏音乐氛围,音乐教育形式偏离生活化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工业和农业为主,承接着来自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经济的辐射,然后通过它扩散带动周围农村的发展。因此,小城镇居民更迫切于解决物质层面的需求,通常而言在音乐艺术等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强烈。社会音乐文化氛围的整体缺乏,是导致小城镇中小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体验不强,从而形成了小城镇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音乐认知与体会的差异的要素,也制约了小城镇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进步。相对于大中城市学生对音乐丰富的体验方式,例如:社区音乐、公益音乐会、学校音乐社团等,小城镇音乐文化氛围不足、家庭音乐学习氛围缺失、学生及家长对于学校音乐课程不重视,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了小城镇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使得音乐教育局限于课堂教学,音乐教育形式偏离生活化。
(二)缺乏课程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单一化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中小学音乐的教学大多是照本宣科,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音乐体验。小城镇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不足体集中现在:
第一,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性。就各地区目前应用的音乐教材来看,大部分小城镇中小学的音乐课程设计依旧是对学生进行“听”与“唱”的单一训练,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缺乏针对学生音乐素养、美育感知、综合素养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第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模式上,教师大多延用着灌输式教学,这种缺少自主性的教育模式,无法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众所周知,音乐教学是提升审美,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学校音乐教育,则是学生汲取音乐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做到实时有效的音乐教学,学校及老师须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结合地域音乐特色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
(三)缺乏教学资源,音乐教育地域发展局限化
《礼记·文王世子》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古往今来,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承担者,也是育德育人的灵魂设计师。音乐教师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者和实践主体,在小城镇中小学中存在师资不足、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即便通过“团支教”、“农村支教”、“顶岗代职”等政策,形成了音乐教师队伍,但大多优秀的音乐教师更倾向于在城市发展。
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音乐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上,部分小城镇中小学建设拥有政府和社会多方的支持,拥有了专业的钢琴教室、舞蹈教师、多媒体音乐教室,教育设施逐渐向城市中小学靠拢。但是偏远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布局不合理,缺乏集聚效应。
三、小城镇中小学地域音乐文化进校园的策略探究
(一)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浸润式”的地域音乐文化氛围
1.开展音乐社团等课外音乐活动。
在小城镇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地域音乐文化。通过多种教学媒体组合使用的方式,将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的教学材料,按照教学的要求,围绕教学内容相互搭配,配合使用,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对当地特色的音乐进行了解,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模仿与创新。
2.“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艺术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使得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认知从银幕转移到生活,直接体会到艺术“美”与音乐“美”。高雅艺术进校园从审美能力、认知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艺术对音乐的感悟。
3.规划校园艺术环境。
在普及型学校音乐教育中,生动的、合理的规划校园艺术环境,更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到艺术熏陶,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例如:在音乐教室、文化长廊等区域布置知名音乐家的画像和介绍;完善学校音乐教具及设施,适当增添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乐器,供学生辨认与演奏;音乐课堂的课前音乐里播放一些当地代表性的音乐等。
(二)提升教学创新意识,倡导“现代化”的新媒体音乐课堂
1.新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音乐慕课发展迅速,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有许多优秀的音乐类课程可供教师与学生进行线上学习,例如山东大学安宁教授的《音乐导聆》、《中国音乐十讲》、《西方音乐十讲》;中央音乐学院袁静芳教授的《中国传统器乐》等,这些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为所有的音乐学习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学习途径。
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城镇中小学开展音乐慕课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音乐相关的知识。这种新型的音乐教学模式,给小城镇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带来了巨大的进步,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拓展至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2.新媒体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
在慕课之后,虚拟仿真教学是在倡导“金课”消灭“水课”的教学时代,建立的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高水平课程的追求目标。教育部吴岩司长在采访时说过:“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的课有可能是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而我们所说的虚拟仿真课程便是对未来教育模式的一次尝试与探索。我们无法做到让沉寂数千年的贾湖骨笛、曾侯乙编钟重现风采,但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我们可以模拟骨笛的发声,编钟的敲击,让来自几千年前的乐声重返现代化的音乐课堂。同样,通过虚拟仿真可以让小城镇中小学生足不出户,虚拟演奏印度西塔琴、津巴布韦拇指钢琴、苏格兰风笛等一系列的世界民族乐器。
(三)构建科学音乐教学体系,优化资源结构
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形成课程开发意识
作为音乐课程教学的主要实施者,音乐教师的自身水平与专业素养,一定程度对民族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起到决定性作用。对此,要求音乐教师必须树立明确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考察当地音乐文化特点并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等多方面因素,为小城镇中小学校本音乐的开发提供给一定的辅助。
2.有效利用现有基础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节
在基础教学设施的有限的情况下,教师需有效的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最大化的做到物尽其用。在推进地域音乐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简单的教学用具给学生的音乐课程增添趣味性,引导学生对地域音乐及其音乐文化的了解。教师在课程设置时,结合学生的特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分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
(四)结合地域特色,开设“适应型”的校本音乐课程
1.立足于本土音乐,以本地音乐为主来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匈牙利民族音乐学家柯达伊认为:“民族传统的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结合我国小城镇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应学会立足于地域风土人情,研发出适合的校本课程,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为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服务的目标,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
2.符合学生需要,以学生个性化发展来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20世纪末,音乐学家郭乃安先生就曾提出:“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的著名论断。如今,我们的音乐教学越来越呈现出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服务的趋势。小城镇中小学的生源大多来自于周边农村向小城镇迁移、学习或工作的家庭,从小所受到的教育理念大多不同,许多生活习惯也有细微的差别,但可塑性强,能够充分利用和接受新鲜事物,学生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独立意识。小城镇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要抓住这一发展趋势,通过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撰,使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
3.渗透多元文化选择,以多元化发展来推动音乐校本课程。
多元文化选择与发展内涵十分广泛,既包含了民族性和本土性,同时还具有流行性的特征;既包含了个性化和自我化,也具备小众化。因此面对缤纷的抉择与冲击,多元文化的选择与发展目标不只是通过校本课程,要学生掌握何种音乐知识、技能或者流派风格等音乐专业知识,它更注重于以多元来推动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发展并使之更具代表性,并形成一个动态发展完善的校本课程开发途径。
结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的人文环境也创造出迥异的本土音乐文化。从教学模式入手,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强理念管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新媒体教学,旨在提高小城镇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呼吁与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对中小学生美育的引导。音乐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重要手段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实现“美育生活化,生活美育化”。真正达到美育“纯洁道德、丰富精神、慰藉心灵、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杨悦,张小荣,张雅蕾.北京市小学传统戏曲艺术启蒙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1):15-22.
[2]姚志强.深化美育教学弘扬戏曲艺术——由北京市“高参小”工作谈“戏曲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家,2019(10):16-18.
[3]刘清颖.“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
[4]崔功豪.中国小城镇发展之路求索[J].小城镇建设,2018,36(09):5-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36页。
[6]潘祝青.学校教育视野中的乡土文化传承研究[D].江南大学,2018
[7]唐开福.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田野考察[D].華东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夏雄军,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聂双,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①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湖南小城镇中小学校本音乐教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A139)之系列论文。
②湖南省社科评审委课题“新媒体视域下音乐教育引导和渗透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XSPYBZCO46)之系列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