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0-09-10仇玉莹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公共管理事业也在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也随之深化,随着高校办学数量的增加与其规模的不断拓展,其普遍存在办学经费不足,资金运用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高校管理工作者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加强预算绩效评价,并可以立足于此建立一个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科学合理的解决高校现存资金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提升高校竞争力,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做出了简单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1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对于高校来说,其整体的综合绩效考核结果都可以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体现,因此在实际的指标选择过程中,需要针对预算绩效评价做好把控,根据实际运行需求的不同,以及绩效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将战略标准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在子体系视角有针对性的去建立不同层级的指标,尽可能避免利用总体战略标准去获取指标从而造成的缺少全面性问题[1]。
1.2长期利益原则
当前,普遍存在一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从个人利益的影响角度出发,偏向主观的选取多个能够体现绩效的指标,并進行大力推崇的问题,其过于注重效益,并没有考虑到体系机构的长期利益,通常,绩效考核体系会有着一定的引导效果,因此,在进行相关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这一问题的体现,从而不断提升该体系的客观性及科学性,更好的推动高校长远持续的发展。
1.3动态完善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改革,高校的内外部环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说明,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并非是一劳永逸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基于此,相关人员需要根据所选取的指标进行不断的实践,从而保障其的完善性与规范性,另外,一些评价指标的有着一定的使用时间局限,因此,需要在动态适应性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指标完善,从而确保其能够满足高校发展及政策变动的需求。
1.4可比性原则
高校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在选择的过程中还需要具备可比性原则,使得预算管理过程中,为各个环节的工作提供统一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长,还需要保障各项工作之间的评价指标也具备可比性,从而促进同一个评价对象与自身以往的数据的对比,促进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
1.5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所实际考察的内容比较复杂多样,而多样化的考核内容所依据的标准又存在很大差异,有的需要利用定量数据来完成评价工作,有的则需要利用定性来评价,因此,相关人员要重视这一问题,从而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落实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保障高校预算工作能够更真实可靠,准确全面[2]。
2.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2.1预算筹资
这一维度内容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衡量高校持续获取资金能力的高低,有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多数高校中通过财政拨款获取收入以及事业获取收入的数量比例高达80%,那么立足于此,从上述两个收入层次出发,从而建立相对应的三级指标,其主要的内容包含财政拨款收入预算完成率、财政拨款收入占比、事业收入预算完成率、事业收入占比4个指标。
2.2预算分配
对于高校的预算分配工作来说,其需要保障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确定本年应完成的目标,其二,实现资金的具体支出分配。从这一角度出发,高校在进行绩效目标编制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此目标是否足够客观合理,是否能够满足高校部门的基本发展情况,以此,对于目标是否能够体现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合理的判断;对于后者来说,可以结合高校日常的基本活动支出来进行综合考量,其主要需要侧重于教学活动以及科研活动,从而提取了绩效目标合理性、预算指标明晰性、教学活动支出预算执行率、科研活动支出预算执行率等指标。
2.3预算投入
高校在实际的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其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并且预算执行所投入的资金与资源也不能一次性实现产出转化,因此,高校的绩效目标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预算执行这一过程中,需要从教育活动以及科研活动两个支出部门进行,于教学活动而言,预算投入首先会转化为师资力量及相关教学资源设施,然后再在对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资源设施的运用过程中转化为实际的产出,以此可以设置对应的师生比和生均固定资产增加额两个指标;而对于科研活动来说,其预算投入则会转化为被批准实行的科研项目以及相关所学的科研设备,于此对应设置师均科研设备以及师均科研项目两个指标。
2.4预算产出
预算产于与预算投入类似,其也是针对教育活动与科研活动两个方面的产出而建立的,这一标准下,需要相应选取以下几个指标,即毕业生合格率、毕业生就业率、生均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结题率[3]。
2.5预算监督
预算监督这一维度的内容顾名思义指的是预算资金的供给者,针对资金使用的过程,所开展的一系列监督、约束行为,其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保障资金使用过程的公开性与规范性,对于合规程度来说,主要是依据实际收入与实际支出的差额来进行判断的,若差额过大则表明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过程不够规范,基于此,应对应设置年度违规次数及年度收支比两个指标,对于公开程度而言,预算监督人员在预算资金运用的过程中所能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高校财务处所公开的内容,因此,为了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必须要落实高校预算决算是否及时公开与年度公开项目数两个指标。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可以将预算管理工作细分为五个维度,并针对各个维度进行关键绩效指标的选取,相关人员还需要采取合理方式去明确指标权重,促使能够依据高校需求充分发挥评价指标体系价值,促进高校的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湘莲,徐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市场周刊,2018,0(5)
[2]周频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学习,2017,0(17)
[3]张雯.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区域治理,2018,0(34)
作者简介:仇玉莹(1985—),女,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汉族,江西南昌,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