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思维替代”现象解析及教学策略
2020-09-10陈素萍
摘 要:“思维替代”指学生在学习中思想受其他因素影响发生偏额,本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替代”现象进行详细论述,并阐述避免此现象的教学策略,旨在为语文教师教学提供合理建议,促使学生语文思维的顺利构建。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思维替代”;现象;教学
引言:为了有效避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替代”现象产生,教师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策略规避,重视学生思维发展,实现其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语文阅读教学“思维替代”现象解析
(一)“思维替代”概念
此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不良现象的总结,详细指语文课堂中学生思维过程中,融入其他因素,导致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发生偏额。而此处所说的其他因素有教师和同学两方面,如教师不正确的指导,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同学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干扰。由此可见学生获取文本信息的时候,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与同伴的正确影响。但是实际高中语文课堂中,此类外部影响会中断学生对信息的准确加工,思维发生停滞或者错误。对文本意义的内化变为对外部信息的掌握,即学生了解的不是文本自身,而是具体解释的内容。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取的是文本意义的建构,思维替代则指与外界信息多次联合成的思维过程。两者都是思维的过程,但是前者倾向于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后者则是对已有信息的加工,并未完成自己完整理解与意义的构建。
(二)“思维替代”类型
1.教师代替学生阅读
阅读活动本就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即学生与文章内容进行最真挚与真诚的情感交流,特别是诗歌体裁、散文体裁,更需反复咀嚼,进而感受其中情感。但是将目光聚焦于教学课堂中,本应该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变为教师与文本的互动,并美其名曰“节省时间”。此类课堂表面有条不紊、层层递进,但是本应学生进行的阅读由教师替代,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读、听与感受的过程,未与文本建立交流机制,本应产生的思维火花还没有燃起就被熄灭。
2.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
高中生思维发育完善,无论是具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都能灵活运用,但是在阅读课堂中,学生还习惯性的使用具象思维,将抽象思维依附在具象事物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中语文课堂也融入信息技术,多种教学资源来自于网络。以至于教师教学过于依赖信息技术,离开PPT就无法教学[1]。这对语文阅读是一种阻碍,即美观的多媒体图片与视频代替学生想象过程,折断学生思维发展翅膀。阅读课中经常出现学生还未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教师就将完整的图画呈现在课堂中,缺少想象空间。
二、语文阅读教学走出“思维替代”教学策略
1.重现“原味”阅读,防止文本体验丧失
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的过度指导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构建,将原本学生自主构建变为教师全程代替,导致文本体验丧失。基于此,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原味”阅读,保证学生在独立思考下完成探究。本文的原味阅读,强调“读”的过程,学生在没有任何背景提示下,仅仅依靠自己对文本情感与思维,直接与其对话。建立在学生反复阅读,将直接感知变为思维变化。体会文章结构、背景、主旨、语言美,进而积累词汇、生活与人生经验,并将自己的思维渗透到文章中。与教师指导相比,“原味”阅读更能帮助学生体会文本深层次的内容,教师此时只需由表及里地指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建立人文认知与思想感触。所以站在学生思维发展角度分析,教师更要重视其“原味”阅读,不能过度讲解,为学生建立充分的思考空间。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阅读中,先让学生自己品味,其中“便去包里去些碎银子,……信步投东”句子的阅读,令其了解到主人公林冲小心谨慎的性格,这又与林冲找陆谦报仇的“大怒”形成鲜明的对比,促使学生思考此性格转变的原因。看似简单无奇的文字,经过学生细细品读,可吸收更多信息,并在此类品读与咀嚼中,让学生沉心静气,不受外界影响,直接与文本发生思维碰撞,激发其思维品质的进步。
2.督促主动探索,避免“思维惰性”
高中阅读课堂中,教师不再“高谈阔论”、“滔滔不绝”,不代替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有更多落脚点。教师需要做的事情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主动挖掘文本细节,正如陶行知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站在微观的角度探析文本,找出其中蕴藏的小文本,实现隐藏的价值。通过鼓励学生,探索文本奥义。从下面几点进行:
一方面,鼓励学生换一种阅读视角,对文本的阅读,从不同角度进行,获取的信息有所差异,进而构成完整的文本张力,此方法也是对文本内容的补充与丰富,可体现文本价值与魅力。实际课堂中,教师起引导作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与方向思考问题,挖掘其中有效信息,发生更精彩的思维碰撞。例如《包身工》课中阅读中,教师设置情境翻转任务,让学生从逆向思维思考,如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借此揣摩其包身工顺序的价值,探究此时间顺序的重要性。对于文本细节的探究,往往要从多个角度,不能限制于表面阅读,需要有创造性,实现文章创作的意义。
另一方面,多加入课外材料。此处课外资料的融入,指教师通过网络收集与文本相似的材料并呈现给学生,令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作者的人生与创作背景,以此做辅助材料,更能感同身受,体会文章创作用意。当前很多教师受高考压力影响,阅读课中只重视讲授考试内容,将文本分解的七零八落,这种形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扩散。引入课外材料,经过教师的灵活加工,丰富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令其提升阅读兴趣,并能连接已有经验,在一定关联下实现思维的发展。例如《赤壁赋》的创作就与作者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教师为了让学生更精准体会作者经历,通过教材中简单的背景叙述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教师可将作者苏轼的生平经历做成一个思维导图,并在和缓的音乐中,使用故事性的语言将作者经历一一阐述,并利用不同时期的诗句概括,学生就可快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然后再阅读诗词,完成思维的架构[2]。
结论:综上所述,要想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中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需要教师重新重视其“思维”的发展,避免“思维替代”,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完整的思维架构,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快速提升。
參考文献
[1]王月飞.探讨新时期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23.
[2]杨刚.学生思维替代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语文建设,2017(25):47-49.
作者简介:陈素萍,(1973年2月出生,女,福建莆田人,大学本科,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