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常国萍
常国萍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已经逐渐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因此为了能够满足现代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现代教育系统逐渐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微课就是在此情境下应运而生的产物。这种教学方式,是将教材当中的主要内容浓缩成一个视频,让学生能够在枯燥的课堂学习当中,增加学习的趣味。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微课
引言: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是现代教育当中的主流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基础,有衍生出“微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微课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教师整理教材当中的知识点,通过简单的视频想学生展示教材知识,让学生能顾根据视频随时随地学习,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一、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当下信息科技在教学当中已经十分完善,但是很多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不熟练。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能用信息技术对教材中的文字进行简单处理,无法制作出精简、有趣的课件。这些在信息技术掌握不够熟练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没有提高,而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只有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教师能够制作出相应的课件,配合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学生在课堂当中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效率。
虽然学生生活中充满现代科技的产品,但是学生对于这些信息技术并不能熟练运用,而真正学习信息技术的学生也十分稀少。学生往往在对这些信息技术使用的时候,只能进行一些简单操作,导致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很大困难。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并能得到具体的应用。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学习。因此,微课的时长一般只有五至十分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缓解课堂的枯燥氛围,也能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微课的视频内容一般是围绕着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补充,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也能学习相应的知识。不仅能够巩固对知识掌握,还能让学生在视屏当中学习到其他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让学生更加专注和认真。
微课的研发目的就是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互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微课的设计内容较为简单,内容短小精悍,所以,教师在微课设计方面也比较简单,制作需要的时间也比较少。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负担,也可让教师在教学当中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论方面的应用
课前预习是一个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最好方法,让学生能够大致的掌握课文内容。如果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在课前预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就起到了预习的作用。因为微课的时间比较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后,向学生播放视频。学生在观看之后,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轮廓,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此外,学生也可以在课后观看微课的视频,巩固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学生和教师讨论有疑惑的地方,解决问题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微课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运用,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能够学习的地方不再仅限于教室,而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教师也可以观看学生对微课学习的效果,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共同发展。
(二)实际操作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授课时间不长,教师无法兼顾班级的所有学生。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能力较差,或者动手能力较为不足,如果没有得到教师的指导,那么久而久之,不仅没有提高手动操作能力,而学生也逐渐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耐心。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电脑终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到该有的知识,不会忽略任何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当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任务。在课程练习当中,学生可以借助教师的知道,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在实战练习当中检验自己学习的知识。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PPT”知识时,便可以制作微课课件,课件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知识难点,如超链接的设置,音乐的添加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清楚的了解PPT制作的步骤,并在具体的制作中运用,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并可以设置一些独特性的内容,加强实践创新。
总结: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微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还可以起到课堂预习的效果。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善,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在实践当中找到属于自己解决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开拓自己的思维,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微课的运用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马永丰.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9(30):135.
[2]黄萍.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通讯世界,2019,26(08):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