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海洋教育研究综述
2020-09-10孙诗雅
摘要: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涉海发达国家更加重视海洋教育,海洋教育研究也持续深入推进。我国海洋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海洋教育的探讨都涵盖了学校海洋教育、社会海洋教育类别,涉及海洋素养教育、海洋意识教育、海洋文化教育和海洋环境教育,在内容探索上呈现诸多共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内学界对于海洋教育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以及海洋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国外对于海洋教育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效用研究较为注重。此外,在研究方法层面,国外海洋教育研究方法较为丰富,而国内则稍显薄弱。通过梳理国内外海洋教育的研究成果,以进一步推动国内海洋教育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国内;国外;海洋教育;综述
海洋教育(Marine Education)从美国开始提出,并于1976年美国国家海洋教育者协会(NMEA)成立,这为专门探讨海洋教育和进行海洋教育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也影响和促成了世界其他海洋教育者协会等社群组织的相继设立,主要包括大洋洲海洋教育协会(MESA,1984)、国际太平洋海洋教育者网络(IPMEN,2007)、欧洲海洋科学教育者协会(EMSEA,2011)、加拿大海洋教育联盟(CaNOE,2014)、亚洲海洋教育者协会(AMEA,2015),这些也是当前国际上较具影响力的海洋教育组织。根据马勇教授(2012)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海洋教育进行的概念界定,[1]本文以海洋教育(Marine Education)为检索词,对国内外海洋教育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一、国外海洋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征
笔者以“Marine Education”为主题词,对Eric(教育科学研究外文数据库)进行搜索,可查阅到全文可下载的资料为611篇(截止到2020年5月)。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来自期刊杂志、研究报告、会议报告、政府的相关报告和规划等。
第一,相关研究涵盖了海洋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多類别的海洋教育。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1998年发布了《美国海洋教育:概述》,文件概述了美国至1997年来的海洋教育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美国海洋教育的历史背景,非制式海洋教育以及其基础教育(K-12)和高等教育中海洋教育的发展状况。[2]福特纳(Fortner,Rosanne W;2003)设计了美国基础教育中海洋教学的摘要——《ERIC摘要:》,以分享海洋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可用于海洋教学的资源。[3]
第二,对海洋素养教育和海洋环境教育等不同目标和内容的海洋教育进行研究。范·贝雷斯姆等(Van Bressem,Marie-Francoise;2006)通过对秘鲁鲸类动物研究中心在1993年至2000年期间在几个渔镇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以及利马市实施的一项海洋环境教育计划对秘鲁海洋环境教育状况的影响,以及其未来发展蓝图进行了效果分析。[4]福维尔等(Fauville,Géraldine;2019)对国际海洋素养调查(IOLS)的第二项测试结果进行了探讨和论证,该调查能够跨时间和位置比较海洋知识水平,旨在测量海洋素养运动进展,并指导了国际海洋素养调查第三个改进版本的构建。[5]
第三,对现代化海洋教育技术的运用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塔尔姆等(Tarng,Wermhuar;2009)对用于开发虚拟海洋博物馆的计算机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定性研究,证明虚拟海洋博物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6]安德鲁斯、劳拉(Andrews,Steve;2018)等探讨了水下照像激发这种新颖的海洋教育体验技术对参与者进行海洋教育的效果;该技术是将海洋环境中的直接经验与水下数字照相机的使用相结合,并通过混合方法(定性和定量方法)创建的“向我们展示海洋”的程序!对其功效进行测试,发现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们的海洋意识、引起情感反应并在促进人与海洋的联系。[7]
第四,研究方法多样化,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综合运用。斯蒂芬(Stepath,Carl Myron;2006)通过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学生调查和采访,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利用课堂和珊瑚礁环境中的学习经验进行的体验式海洋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态度。[8]因弗内斯研究(2010)以圣地亚哥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和桦木水族馆,汉普顿大学和弗吉尼亚海滩水族馆,和罗格斯大学和自由科学中心为例,旨在详细描述,解释和描绘与非制式观众交流海洋科学课程(COSIA)合作伙伴关系的三个示例。[9]米夫苏德(Mifsud,Mark;2015)等通过问卷调查等定量法,评估了马耳他公众对当地海洋环境、五个海洋保护区(MPAs)和可持续发展教育(ESD)的环境知识和态度。[10]樱井里奥(Sakurai,Ryo;2019)等对日本冈山县欣西(Hinase)初中的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使用扎根理论,来研究学生对以维护“Satoum”(在日本的许多沿海地区,当地渔民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鱼类和其他海洋资源的区域)为目标的一项海洋教育计划(由欣西初中与当地渔民合作实施)及海洋的理解和认识。[11]
二、国内海洋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征
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有关海洋教育研究的成果总体呈上升趋势,为保证原始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本文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作为样本数据源。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选择主题词为“海洋教育”作为检索途径,采用精确匹配,共检索出相关中文文献(文献类别主要包括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学术辑刊、报纸等)1011篇(截止到2020年4月),并对其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
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对海洋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2001年联合国缔约国文件中“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提出,使海洋教育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对相关文献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我国海洋教育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海洋教育本身的探讨,包括对中国台湾地区和国外海洋教育的研究,以及海洋教育的概念界定、分类等理论探析。通过对检索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发现就文章的关键词分布情况来看,“海洋教育”的发文量最高,为99篇。一是对国外海洋教育进展的研究;宋文红(2011)等学者总结了首届海洋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外海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议题的探讨情况,分享了世界范围内海洋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12]马勇、王欣莹(2019)[13]和符丁苑等(2019)[14]分别从海洋教育政策规划、大学海洋教育、中小学海洋教育和社会海洋教育的实践方面对韩国海洋教育和欧洲国家海洋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行动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我国海洋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借鉴对策。二是针对海洋教育的理论探索;马勇(2012)学者从人海关系的视角对海洋教育进行了解析,明确了海洋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内容与类别等,并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界定了海洋教育的概念及其定义。[15]王炳明(2019)学者对海洋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复合型学科,即海洋教育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16]严佳代(2019)学者指出海洋教育分为海洋普通教育(海洋素养教育)和海洋专业教育(海洋职能教育),并以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海洋教育者协会为媒介梳理了世界海洋教育的发展,以及对海洋素养的内容概念进行了详析,最后提出了海洋教育是以海洋科学素养为基础的应用学科等重要结论。[17]季托、武波(2019)在对海洋教育的概念、特征和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逐步从分散在海洋多学科的、模糊不清的“海洋教育”走向具有清晰架构的“海洋教育学”。[18]
第二,海洋权益教育、海洋意识教育、海洋文化教育和海洋素养教育等多类型的海洋教育研究。一是海洋权益教育;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影响,国内学界很早就关注到了海洋权益教育,比如,胡志刚(1998)指出,1996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我国的正式生效使得原来地理课中的海洋教育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体现在相关海洋权益内容方面。[19]二是当前学界较为重视对海洋意识的研究,比如探析如何增强国民海洋意识和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相关文献量共计达105篇,有关海洋文化的发文为29篇。刘金萍、柠语(2016)对美国、日本和韩国发展海洋意识教育的举措进行了专门的介绍,这为我国推进海洋意识教育提供了借鉴。[20]孟显丽,刘文菁(2019)系统分析了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意义、大学生海洋意识水平总体薄弱的原因,最后探索了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途径。[21]蒋冬英、陈文宇(2019)基于CNKI全文数据库,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进行“海洋意识”主题文献分析,较为全面的概析了海洋意识的研究状况。[22]三是海洋文化建设和海洋素养教育;叶龙(2019)认为全球海洋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走向海洋文化(Ocean Literacy)教育。[23]
第三,海洋教育分类别研究,主要分为学校海洋教育和社会海洋教育。一是对中小学海洋教育的研究;朱信号、马勇(2014)分析了中国台湾地区中小学海洋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与大陆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24]马勇、马丹彤(2019)对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的整体进展与特点、缺失与偏差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矫正策略。[25]马勇、刘凯(2020)从教会学校中孕育而生的海洋教育因素、晚清新式学校教育中萌生的海洋教育内容和民国初期中小学教育中孕育而生的海洋教育内容这三个方面对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的起源进行了探析。[26]二是对大学海洋教育的探讨;刘邦凡(2013)分析了我国高校开展海洋教育的基本现状和研究情况。[27]王颖、王芬(2016)对日本的海洋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28]王贺元、孙永梦(2019)对建构高校海洋通识课知识体系进行了研究。[29]三是对社会海洋教育的研究;叶芳(2012)在分析了国内海洋科教基地的主要模式和特征,舟山海洋科教实力与主要沿海城市的差距,以及舟山群岛新区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建设的目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舟山建设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的路径选择和发展措施。[30]李远等(2016)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广州市海洋科普基地活动效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31]总体来看,有关学校海洋教育研究成果较多,而对社会海洋教育的研究稍显不足。
第四,从海洋强国、海洋人才培养和海洋经济的视角研究海洋教育。一是关注海洋教育中的海洋人才培养;王琪、王璇(2011)[32]等多位学者对海洋教育在海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庞立佳(2014)对我国海洋人才资源现状和海洋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33]二是从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强国建设视角展开的相关研究;郑贵斌(2013)在对海洋强国战略的丰富内涵与战略意义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应通过加强海洋教育来承担起海洋强国战略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34]曹文振等(2019)从明确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目标、我国海洋战略体系的主要领域和通过加强海洋文化教育等途径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方面对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35]三是从发展海洋经济的视角进行的研究;勾维民(2005)认为海洋经济崛起与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发展空间,并提出海洋高等教育建设的相关建议。[36]吴中平等(2009)认为海洋经济为海洋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并且海洋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海洋经济建设。[37]
三、总结与启示
首先,国外学者对海洋教育的研究在方法和内容上呈现以下特征:第一,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外学者在海洋教育研究中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并注重定量和定性方法的结合使用。在研究内容方面;既包括对学校海洋教育和社会海洋教育的探索,也注重对海洋教育中的海洋环境、海洋素养等内容进行研究。海洋环境教育的研究热度经久不衰,且海洋素養教育成为当前海洋教育研究的热点议题。此外,国外海洋教育研究还十分关注新颖海洋教育技术工具在推进海洋教育中的效用状况。
其次,通过对上述海洋教育不同视角与类别进行归类总结,笔者认为我国海洋教育研究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研究视角与学科背景的多样化。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计量可视化分析,笔者发现我国海洋教育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关注的学科背景来说,表现出非常广泛的学术领域覆盖,这也体现了海洋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跨学科交叉性。其次,研究内容不仅涉及对海洋教育本身的理论探讨,学校海洋教育社会海洋教育等多类别的海洋教育的分析,而其涵盖了海洋意识、海洋文化和海洋素养等不同类型和目标的海洋教育活动,以及从海洋人才、海洋经济、海洋强国等不同视角的海洋教育探究。同时,就对国外海洋教育的研究状况而言,在国别上涵盖了欧洲国家、日本、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众多发达国家,其中既有海洋强国,也有近年来海洋教育成就显著的海洋国家。其中,既有比较研究,也有對这些发达国家海洋教育经验的借鉴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海洋教育的研究都涵盖了学校海洋教育、社会海洋教育类别,涉及海洋素养教育、海洋意识教育、海洋文化教育和海洋环境教育等多种类型,在内容探索上呈现诸多共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当前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如火如荼,国内学界对于海洋教育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以及海洋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国外对于海洋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效用研究较为注重。此外,在研究方法层面,国外海洋教育研究方法较为丰富,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国内海洋教育研究方法则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在开展海洋教育开展时,应积极借鉴国外海洋教育研究中定量、定性和案例法的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勇.何谓海洋教育——人海关系视角的确认*[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9.
[2]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DOC), Rockville, MD. Year of the Ocean, 1998. Marine Education, U.S.A.: An Overview.[EB/OL]. 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61511.pdf, 1998-00-00.
[3]Fortner, Rosanne W. Teaching about Oceans. ERIC Digest. [EB/OL]. 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82728.pdf.2003-00-00.
[4]Van Bressem, Marie-Francoise; Alfaro-Shigueto, Joanna; Dolphins and Children: A Blueprint for Marin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Peru[EB/OL]. https://eric.ed.gov/?q=Dolphins+and+children%3a+a+blueprint +for+Peruvian+marine+environmental+education&id=EJ884890,2006.
[5]Fauville, Géraldine; Strang, Craig; Cannady, Matthew A.; Chen, Ying-Fang.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Ocean Literacy Survey: Measuring Knowledge across the World[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019,25(2):238-263. https://eric.ed.gov/?q=%22Marine+education%22+&id=EJ1218238.
[6]Tarng, Wermhuar; Change, Mei-Yu; The Development of a Virtual Marine Museum for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EB/OL]. https://eric.ed.gov/?q=Development+of+virtual+ocean+museum+for+educational +applications&id=EJ816677,2009.
[7]Andrews, Steve; Stocker, Laura; Oechel, Walter. Underwater Photo-Elicitation: A New Experiential Marine Education Technique[J]. Austral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18,34(1):60. https://eric.ed.gov/?q=%22Marine+education%22+&id=EJ1179163.
[8]Stepath, Carl Myron.Coral Reefs as Sites for Experienti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Learning with Australian Students--A Foundational Study[EB/OL].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91658.pdf, 2006-04-11.
[9]Inverness Research. Communicating Ocean Sciences to Informal Audiences (COSIA): Case Studies[EB/OL]. https://eric.ed.gov/?q=Communicating+marine+science+with+informal+readers%3a+case+studies&id=ED512433, 2010-06.
[10]Mifsud, Mark; Verret, Marielle.Perceptions of the Maltese Public towards Local Marine Protected Areas[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2015,17(1) :48-56.
[11]Sakurai, Ryo; Uehara, Takuro; Yoshioka, Taisuk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a Marine Education Program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Japan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Satoumi"[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019,25(2):222-237. https://eric.ed.gov/?q=%22Marine+education%22+&id=EJ1218244.
[12]宋文紅,马勇等.首届海洋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12(3):93.
[13]马勇,王欣莹.韩国海洋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9(13):23-27.
[14]马勇,符丁苑.欧洲国家海洋教育的行动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9(13):13-20.
[15]马勇.何谓海洋教育——人海关系视角的确认*[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9.
[16]王炳明.海洋教育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7-8.
[17]严佳代.亚洲海洋教育合作与发展契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6):25-30.
[18]季托,武波.从“海洋教育”到“海洋教育学”[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6):62-65.
[19]胡志刚.面向未来的海洋教育[J].中学地理参考,1998(4):10-11.
[20]刘金萍,柠语.美日韩等国是如何发展海洋意识教育的[J].海洋世界,2016(9):8-9.
[21]孟显丽,刘文菁等.刍议海洋强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J].经济师,2019(6):217-218.
[22]蒋冬英,陈文宇.基于Citespace的“海洋意识”主题文献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9(9):128-131.
[23]叶龙.全球海洋教育的发展新路径与趋势——走向海洋文化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9(8):1-6.
[24]朱信号,马勇.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海洋教育探索及借鉴——兼与大陆地区的比较研究[J].教学研究,2014(4):109-112,116.
[25]马勇,马丹彤.中小学海洋教育的进展、偏差及矫正[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17-22.
[26]马勇,刘凯.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起源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4-29.
[27]刘邦凡.论我国高校海洋教育发展及其研究[J].教学研究,2013(3):9-14.
[28]王颖,王芬.日本海洋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及借鉴[J].中国水运,2016(9):82-83.
[29]王贺元,孙永梦.高校海洋通识课知识体系建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30-33.
[30]叶芳.舟山群岛新区打造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的基本设想[J].海洋信息,2012(3):49-54.
[31]李远,张学波.广州市海洋科普基地活动效果调查研究[J].科技传播,2016(11):159-161.
[32]王琪,王璇.我国海洋教育在海洋人才培养中的不足及对策[J].科学与管理,2011(3):62-67.
[33]庞立佳,刘超.我国海洋人力资源及海洋高等教育现状的分析[J].管理观察,2014(13):147-148.
[34]郑贵斌.海洋强国战略与高校的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3(8):7-10.
[35]曹文振,杨文萱.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4):1-6.
[36]勾维民.海洋经济崛起与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5(5):14-17.
[37]吴中平,郑彩儿.发展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 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建设[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5):78-80.
作者简介:孙诗雅(1996-),女,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教育与高等教育管理。
(中国海洋大学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