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主体协同保障机制探析

2020-09-10许瑛乔

关键词:内容体系协同机制高职院校

摘  要: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包括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进入机制、协调机制、共享机制、互补机制、互动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监督机制等在内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主体协同保障机制,并形成以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全面协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需求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供给协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协同、网上与网下思想政治引领相协同等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协同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内容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治国理政服务,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强国服务。[2]“三有”“四为”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保障机制,形成内容完整的协同体系,培養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严守纪律规矩,培养高尚情操,保持严谨学风,增强素质本领,永葆奋斗精神等特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担当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一、构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主体协同保障机制

培养“三有”“四为”高职时代新人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3]的精神及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三个规律”,针对“三因”实际,贯穿于“三全”之中。面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全面性、深入性,要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止于学校层面上的宏观统筹,还要让承上启下的职能部门与院系等在中观层面上科学部署,更需要落实到微观层面上使全体教职员工记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中;不能仅止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还要在所有教师的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让科研、教辅与后勤人员在科研、管理、服务中也践行思想政治育人职责;不能仅止于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要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宿舍、图书馆、餐厅等每天的各项活动之中;不能仅止于在教材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要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需要在学生成长的所有环节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等,亦即使高职院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人人都是育人之人,处处都是育人之地,把学生培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者与践行者。这就要求一定要认识到过去教育主体的部分化、碎片化、分散化、形式化、泛责化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身份认同上,“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我归属于谁”,“我为谁服务”,“我应该干好那些事”等模糊不清的认知危机带来的危害。打破条块分割的旧有壁垒,终结各自为战的育人盲区,在多元主体身份认同,建构多元主体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主体协作机制,从而使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核心、无边界,更加有意义、有意思、有影响、有效果。

(一)领导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性,加强高职院校党委统一领导是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作机制的关键。领导机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优化顶层设计,做好战略规划,完善党的意识形态方针政策,并通过科学部署、认真落实、规范管理、严肃考核等措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上下左右同动共举整体作用。

(二)管理机制

要由宣传部门牵头,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马克思主义和院系、广大教职员工等参加,组成分工明确、责任明晰、配合密切、高效运行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管理队伍,以释放各类主体的活力,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步骤、内容、方式上的有机统一。

(三)进入机制

不仅要明确各主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而且还要通过提高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全方位加强对他们的相关教育技能培训、建立多样化的信息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等,引导各类主体进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系统并有效开展工作。

(四)协调机制

依据管理职能的差别,可以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职能划分为管理主体、实施主体、接受主体和支持主体等[4]四类主体。管理主体是高职院校党委与行政,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构设置、教育内容、培养标准、考核方式、经费投入、队伍保障等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职责。实施主体是教职员工或校外兼职人员,他们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发动者、实际承担者。接受主体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内容、效果等拥有最终评判权。支持主体指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提供教辅资料、现代教学技术服务的人或机构。只有通过协调机制,才能明确四种主体之间的主导力量和协同力量,把各个主体的能动性与四种主体的能动性结合起来,展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实践。

(五)共享机制

尽管不同的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内容各不相同,但共同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尺度”,共同的“立德树人”育人目标,要求不同教育主体必须从全局而不是从局部,从整体而不是从个体,对资源进行整合而不是人为分散资源的角度出发,要求实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信息有效沟通和资源最佳共享,以促进育人系统资源效能的最大化。

(六)互补机制

处在不同管理层次、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岗位职责上的教职员工,尽管他们对不同的思想政治问题有自己的解决方法,但他们必须在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的同时,相互为他方创造条件,使各方在目标、功能、资源、策略上协同并力,内化于日常教育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立德树人的机制基础。

(七)互动机制

打破过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呈现的单向片面,而非双向或多向全面互动的系统、完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促进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多向互动”“整体联动”“纵向滚动”“横向脉动”[5]的良性互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八)保障机制

只有不断进行制度优化与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投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得到全方位的有效保证。

(九)评估机制

建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评估机构, 研究和制定科学的效果评估标准及权威性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从而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动态化进行评估。

(十)监督机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作关系建立后,还必须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保证其有序运行。

二、形成内容完整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协同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6]在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仍无奈我国的情况下,竟然还要再加上让中国老百姓“淡化”政治,让中国官员“腐化”,让中共领袖“丑化”,让马列主义在多元化意识形态冲击下“溶化”[7]等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毁根灭祖式的严峻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者肩负培养“三有”“四为”时代新人的历史任务无疑伟大且艰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主体协同保障机制,而且还要形成内容完整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协同体系。

(一)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武装的主渠道特殊作用,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师一定要在政治上把好关,确实选聘好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坚决选用国家教材委员会编写或批准的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科学探索“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入“深”入“细”、落“小”落“全”、做“好”做“实”[8]、“有知有味”[9]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通过政治理论教学、社团实践锻炼、体现社会现实等鲜活的表现形式,讲清讲透世界政情、我国政情、党史党情、社会主义特殊国情、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情风貌等,及时准确地对学生关心的政治、经济、教育、生活等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鉴别能力,让学生从心底喜爱接受、真心认真践行、终身始终信守。与此同时,其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也要将自己领域内丰富的德育资源、深刻的人生哲理、真理的现实价值、专业的职业道德、做人的行为准则、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等融入全面课程教学,构建“全课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10]。最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与其他课程教育同向共进、协同发展下,点亮学生的理想之灯、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把他们培养成为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协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仅限于课堂教育,还必须渗透到日常教育之中,并务必使二者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中、在系统论中、在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中达到高度协同一致。一般而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均会设立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方法等几个环节。他们之间不是无机的简单叠加,而是包含了如下四重内涵[11]:

1.要在方向上进行协同。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部分,前者着力于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以增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全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党和人民期待的“三有”“四为”时代新人;后者重在在各类基础与专业课程中找寻立业立德的思想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而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则偏重于对学生在日常生活、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现实疑惑与难点给出正确的解答,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成果的科学运用。可见,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条重要路径的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尽管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取材、方法、考核等方面的侧重点仅表现为怎样培养人上的差异,但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本质上完全相同。即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都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都要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要求。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仅限于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部分,还要在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中加强对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引导,使两者在方向上同向同行。

2.要在内容上进行协同。尽管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注重对学生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的培养,但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将二者的教育内容相互衔接。即课堂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内容为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内容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教育使学生接受“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13]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内容则是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的延伸,使学生知道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新时代我们的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实践之中。因此,尽管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大纲、有教材、有内容、有教案,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中也都对热点话题进行了科学规划、制定了活动方案、遴选了优秀师资等,但是还是要使两者在内容上更加衔接和延伸,形成整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

3.要在方式上进行协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重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相统一、不仅要对马克思主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而了之,而且要在实际行动中使二者相统一,即无论是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是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都要突出知行合一。所以,一定要把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获得的认识运用到学生的教学实习、专业实习、实践环节、学生活动之中等,综合实施实践育人。总之,一方面,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且要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习、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促进学生在人生中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到知行合一。

4.要在管理评价上进行协同。在高职院校内部既存在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课程思想政治教师以及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师彼此分离的问题,也存在着对教育效果评价上的不尽一致。只有通过三支队伍把评价标准聚焦到人才培养能力这一途径上,才能促进他们在教育效果评价上的相互认同、相互支撑。因此,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标准既不能仅限于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日常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评价标准也不能仅限于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行为养成,要将二者统一到人才培养标准的管理评价上。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同

1.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及班主任两支队伍相互协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及班主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殊优势,建立思想政治教师理论教学与辅导员及班主任实践教育的协同机制,切实改变长期以来两支队伍之间的相互割裂现状,以通过两个教育主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对其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

2.基础及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两支队伍相互协同,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传授与实际需求相结合。[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规律,教书育人的科学规律,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

一方面,高职院校基础及专业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亦即要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年龄、接受内容、理解能力、适用方式等现实需求相结合,真正发挥出的基础及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外部牵引作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要在实际管理中体现出及解答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关切,以不断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接受度。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全面协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其内容就需要注意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协同。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基本维度之间的协同。三个基本维度分别指“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维度、“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维度、“德”——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维度[15]。首先,目标维度。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内在的直接关联。中国梦可以概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个战略目标”。这是中国人的共同理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体显现了这种理念。其次,逻辑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确立的逻辑起点。富强是指人民共同富裕和国家繁荣强盛;民主是指人民当家作主;文明是指“五个”文明(物质、政治、精神、生态和制度)及其有机统一;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统一;自由是指受法律和规范制约下的自由……只有把握住了这个逻辑维度,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自觉站稳中国立场。最后,实践维度。实践维度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因此,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必须对其目标维度、逻辑维度、实践维度进行有效协调与协同。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协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立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向学生“讲清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16]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刻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重民、守信、崇义、尚和、求同的时代价值,并通过课堂教育、思想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典型示范、制度保障等,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代元素有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丰富营养的同时,还要将其加以时代性、现实性、发展性与未来性,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而其核心就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制度”、“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等时代元素有机融合起来。

(五)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需求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供给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寓理于事、与时而进、因势而导,要求教师只有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堅定支持者,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建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不断改革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7]但在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健康向上的情况下,一些教师也确实遇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带来的技术性困境、“学术自由”带来的结构性困境、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之外带来的内容性困境。[18]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师师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管(管理人员)教(教师)生交流、家(长)教交流等多种途径,全面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需求,从而使教师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进一步提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精准性、进一步提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适应性、进一步提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多样性、进一步提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有效性。[19]

(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协同

聚焦學生政治觉悟提升、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文化素养丰富,统筹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使各类课程在相融互促中产生1+1+1+1>4的效果。一是将专业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浸润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之中,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创新引导、思想引导、人生引导、心理引导、生活引导等,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全面全程传授之中。二是以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践的案例,开展探究式教学,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感染力,真正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三是编写素质教育教材,建立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促进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互动融合。四是创新创业通识课程进课堂,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实践全面展开。[18]

(七)网上与网下思想政治引领相协同

在校园门户网站设置思政专区,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政工在线”“学工在线”“管理服务在线”“学生实践在线”等网络平台,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宣传活动。坚持以“爱国荣校、修德立身”为主题,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学生之脑、入学生之心,变成学生之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7,(21):3-28.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8.

[4]陈宗章,黄英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协同关系探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4-28.

[5]李政涛,文娟.凝聚系统教育力[N].光明日报,2017-11-14(13).

[7]王诗敏,董振华.怎样做新时代党员[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8:87.

[8]陈宝生.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工作重要讲话精神[N].光明日报,2017-08-04(11).

[9]张雪琴.把思政课讲得“有知有味”[N].人民日报,2017-09-12(05).

[10]黄路生.构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体”[N].江西日报,2017-09-17(B3).

[11]冯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18-23.

[12]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N].人民日报,1954-09-16(1).

[13]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7年10月24日通过)[N].人民日报,2017-10-29(01).

[14]胡绪明,刘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05):91-96.

[15]王军,王玉斌,汪晔宇.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维度[N].安徽日报,2015-08-31(07).

[16][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164.

[18]陈霄.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怎么做[J].人民论坛,2017(34):113-115.

[19]彭宇文.新时代教育公平要在教育供给上下功夫[N].光明日报,2018-03-12(15).

[20]四川省教育厅.成都文理学院以“五个协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EB/OL].(2016-12-26)[2020-01-15].http://www.scedu.net/p/8/?StId=st_app_news_i_x636179957810961769

责任编辑  姜淑娟

作者简介:许瑛乔,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8SjSZ22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内容体系协同机制高职院校
基于党的十八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
校园足球运动训练内容体系的创新构建
探析“三网联动”品牌传播机制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协同机制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