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探究

2020-09-10桑声明

百花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博物馆

桑声明

摘 要:博物馆是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从“参观者”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各项活动。围绕于此,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要不断更新工作理念、提高馆藏质量、关注游客参观感受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本文一一作了阐释。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

博物馆是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与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水平的提升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从推动博物馆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参观者服务满意度的提升,使博物馆更好地肩负起收藏、保管、展示文物的社会职责,使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延续。

一、更新工作理念

博物馆是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在其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中,必须建立起“以参观者为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各项工作都要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参观游览需求这一角度出发,采用易于群众接受,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例如,博物馆展览陈列工作中,在“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既要做到基本陈列求精,又要做到临时展览求新,力争让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参观游览者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都能够获得满足,从而最大限度地彰显出博物馆的社会价值[1]。

二、提高馆藏质量

(一)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对于大多数博物馆而言,所收藏和展示的物品需要具有一个鲜明主题和风格定位。而最为常见的就是以展示地域特色文化为主,比如以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对带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民间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集中展示。让游客通过参观浏览,全方位地了解本土文化发展历程和风土人情。同时,通过这样的风格定位,可以使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更加贴近大众的文化需求,更好地完成传播历史文化这一责任使命。

(二)扩大藏品供给范围

博物馆要想做好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就必须关注参观者的浏览需求和文化需求,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性地扩大博物馆藏品供给范围,一方面将更多蕴含历史文化底蕴的藏品展示在参观者面前,满足大家对于历史文物和传统文化的探寻欲望;另一方面创新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使参观者游览完博物馆之后,不仅对馆内藏品形成深刻记忆,并对其历史背景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还可以通过特色文创产品将自己喜欢的“文物”带回家,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延展。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在馆内适当位置开设一家文化商品店,售卖一些与博物馆馆藏珍品相关的文创产品,例如仿真模型、卡通玩偶、纪念贺卡等等。参观者买到之后,可以将其赠送给家人或者朋友,这样既扩大了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拓展与延伸,又给博物馆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从多种角度促进了博物馆的健康发展[2]。

三、关注游客参观感受

(一)做好藏品陈列设计

首先,博物馆陈列展览要体现出多样性。在进行藏品陈列设计时,先按照藏品的功能、类型、年代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再决定哪些适合进行经常性展览,哪些适合用于临时性展览,最终设计陈列展示的整体风格。这样一来,既可以体现出博物馆馆藏资源的多元化特点,又可以呈现出藏品陈列展示风格的多样性和层次感。比如在经常性陈列方面,由于所展示的藏品内容基本不变,如果其陈列风格再长期缺少变化,就会导致参观者出现审美疲劳,进而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有计划性地针对经常性陈列区域进行创新设计和升级改造,时常带给参观者一种新鲜感和新奇感,促动其“重复参观”的欲望。在设计临时性展示区域时,则要体现出陈列风格的时效性、新颖性和主题性。为了呈现出理想的陈列效果,还可以引进一些时尚化设计理念,从而迅速吸引参观者的视线,并且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参观浏览过程当中,实现历史文化元素的有效传递。

(二)完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博物馆而言,不仅肩负着收藏、保管和展示历史文物和民族文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职责,还需要通过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广大游客提供参观游览服务,从而实现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播。因此,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需要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使游客在参观游览馆内藏品的同时,还可以在馆内享受到餐饮、休憩等附加服务,实现服务满意度的整体提升。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博物馆可以专门设置一些游客休息区域,并在其周边配备格调高雅的餐饮区、咖啡厅等服务场所。使游客在休息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从而使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还要配备扶梯、电梯、公共卫生间、消防通道等基础设施,并且安排专职人员对其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各项设施的安全可靠及有效使用,为广大参观者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3]。

(三)提供人性化服务

博物馆每天都会接待大量游客,其中不乏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因此,博物馆在完善自身的服务设施体系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供各种人性化服务。比如在馆内设置一处儿童活动区域,在该区域内展示一些适合儿童参观游览并且带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藏品,也可以将某些藏品制作成仿真模型,让儿童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其细节特征,实现历史文化在儿童群体中的有效传播;另外,有必要給老弱病残这一类特殊群体提供一些休息区。在该区域内,可以考虑放置一个多媒体大屏幕,循环播放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馆内珍贵藏品的详细介绍等内容。让那些体力较差的游客通过观看大屏幕,就可以享受到与普通游客相同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体现出博物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

首先,在博物馆内部,陈列着大量历史文物和珍贵藏品。而对于每一件藏品而言,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信息。很多时候,游客真正想要了解和探寻的正是这些文物信息。因此,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有必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文物信息数据库。使游客利用自己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即可随意查询馆内藏品的基本信息,或者通过扫描每一件藏品下方的二维码,即可了解该文物的详细介绍。这样不仅实现了历史文化知识的快速有效传递,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其次,博物馆还可以借助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进行文物展示。比如通过3D投影技术以及VR技术,使游客获得更加多样化的参观体验,对文物特点形成更加全面的知识;建立数字化查询平台,不论馆内工作人员还是游客,都可以快速查询到馆内藏品的基本信息,并且查询系统通过图文并茂、影音结合的方式将查询信息呈现在受众面前。这样不仅避免出现文物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可以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提升,使游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文物信息[4]。

第三,博物馆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与游客之间建立起双向互动平台。在此平台上,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实时采集游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及服务满意度评价,及时捕捉到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的契机,有针对性地提升改进策略。而游客可以在此平台上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或者针对现有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使博物馆的服务策略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第四,博物馆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广大参观者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比如利用先进的设施设备进行同步解说,使游客可以一边驻足观赏文物细节,了解文物信息,一边认真倾听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从而对馆内藏品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并且在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獲得更加满意的参观体验。

综上所述,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已实现快速发展的今天,博物馆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也越来越认同博物馆在传递历史文化、展示民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博物馆要充分把握住这一发展契机,积极努力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从更新工作理念、提高藏品质量、关注游客参观感受以及开展信息化建设等环节入手,为人民群众打造一个带有较强综合性特点的文化传播场所。在推动博物馆健康发展的同时,为人们了解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演变过程提供一个专业化平台。

(桓台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范秀萍:《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探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2] 杨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基于文化治理的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3] 桑荣生、王海:《乡村振兴战略下博物馆价值演变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4] 武贞:《河北省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研究》[J].大舞台,2019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博物馆
博物馆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