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关键信息,读懂古代诗词

2020-09-10程正关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江楼韶光诗眼

程正关

在高考中,同学们易在诗词鉴赏题上失分,即便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注意了答题的技巧,套用了各种鉴赏术语,也还是得不到理想的分数。原因是大家没有真正读懂古诗词。想要真正读懂古诗词,就必须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抓住“诗眼”或“词眼”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里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诗词中的“眼”是指一首诗词中最能彰显作品的主旨、表现力最强的关键信息,它可以是诗词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全篇最精彩的句子。诗词的“眼”是我们理解古代诗词的一把钥匙,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把握作品的主旨。比如,要读懂赵嘏的《江楼感旧》,我们就要抓住这首诗的诗眼。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

在这首诗中,“思”就是诗眼,全诗围绕“思”字展开:诗人因独上江楼而“思”,登高望远,看到了“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景象。今年的美景与去年的相似,可去年与诗人同来望月的人此刻又在何处呢?抓住一个“思”字,我们就能知道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去年,也是在这样的月夜,诗人和友人一同赏景,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快乐的时光。如今,友人不知已经飘泊到何方,诗人又辗转来到江楼。面对旧时的风景,诗人生出一种孤独之感。

二、抓住富有情感倾向的词语

古诗词中,那些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词语往往最能表达出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在品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其中具有情感倾向的词语。例如,2020年江苏高考学科基地密卷选用了冯延巳的《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冯延巳

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消,看却春还去。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

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

这首词中的“烦恼”“肠断魂消”“喜”“新愁”等都是富有明显情感倾向的词语。“韶光”,本指春光,通常用来指美好的时光,会让人产生愉悦欢快之感,但在此词中,它给思妇带来的却是“烦恼”,因为它不能持久。“肠断魂消”道出了愁恨之深。词人为什么而愁呢?只为那“看却春还去”,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好的春天来了又消失。听到墙头喜鹊的叫声,他不觉高兴起来,心中充满了期待,可是青鸟又耽误了消息,不由得怨从中来。“新愁”无处询问、难以排遣。抓住词中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词语,我们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忧愁哀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感词所包含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诗词中的情感也是变化的,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切不可断章取义,把情感词单独拎出来分析,而应结合整首作品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来分析。

三、抓住注解中的重要信息

注解是我们在理解古诗词内容时必须了解的信息。通过这些注解,我们可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生平经历,理解重要生僻词的含义,了解其中重要的典故。这对我们理解作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切不可忽视。例如,在阅读李白的《五松山送殷淑》时,我们就要抓住注解中的重要信息。

五松山送殷淑

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①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注:①仲文,殷仲文。《晋书·殷仲文传》云“有才藻,美容貌”。

很多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秀色发江左”难以理解,也无法理解“仲文了不还”的意思。但是,通过注解,我们可以了解到“仲文”是一个人名,并且仲文是一个才貌双全的人。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我们就豁然开朗了:好友殷淑“秀色”江南,“风流”无比,此处是把殷淑比作殷仲文,说殷淑才貌双全,有如殷仲文再生。诗歌的前四句突出了殷淑的非凡才貌;中间六句写出了载酒歌吟、月下相聚、抚酒抒怀的场景;最后两句表达了与殷淑离别的不舍之情。

总之,同学们想要读懂古代诗词,必须抓住各种关键信息,包括“诗眼”“词眼”、富有情感倾向的词语、注解中的关键信息等。以上只是为大家理解诗词提供一条途径,希望同學们多多研究,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江楼韶光诗眼
阅江楼
卜算子·岁杪感怀
终究有一枚诗眼
诗眼
诗眼
填一填
分别
江楼夕望招客(节选)
江楼旧感
光阴会记得,你天真赤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