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混合交通流背景下大型产业园主干道路交通安全探究

2020-09-10杨泽鹏梁颖瑜陈寿江陈彦齐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行车安全

杨泽鹏 梁颖瑜 陈寿江 陈彦齐

摘 要:混合流交通是目前城市主干道路上的主要类项,分为不同车型间的混合及人车间的混合。在大型产业园的主干道路上,由于进出产业园的车辆以大货车为主,导致主干路车辆组成比例与一般混合流车流有所差异,在行车上安全性较差。文章通过对大型产业园主干道路的调查分析,得出大型产业园主干道路的混合流特点,基于行车安全作出建议。

关键词:混合流;大型产业园;主干路;行车安全

中图分类号:U492.8 文献标识码:A

1 大型产业园道路交通特点

1.1 大型产业园主干路交通特点[1]

(1)车辆目的性强。产业园主干路道路车辆大多数是以运输货物为主,按照固定道路行驶至固定目的地。在固定的几条道或某个固定的方向形成密集车流。

(2)车辆类型以货车为主,车流量更密集。物流园的主要交通结构是以货物运输为主。大型产业园的主干路要求有足够的车道数对不同类型的货车进行分流。

(3)道路的设计规范要以中大型货车为主[2]。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该类道路一般以二级道路为主,实行单向四车道。

(4)客运与货运混合行驶。在产业园周边道路既有服务于产业园的中大型货运车出入,也有中小型的客运车辆行驶。

2 混合流交通特点

2.1 混合流的定义

混合交通特性[3],在中国的定义为:混合交通是指行人与机动车、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性能相差悬殊的机动车混行的现象。而在中国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现象也是十分普遍。因此,混合交通流的构成和行为上的复杂性,决定其在运行特性上与纯机动车流存在较大的差异。

2.2 混合流交通的主要特点

混合交通流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4]:

(1)延迟性。行人和非机动车侵占机动车道而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运行,使机动车的车速大大降低。

(2)制约性。主要由速度以及空间两部分组成,速度制约是指为防止各车辆与行人间互相干扰而要求减速;而空间制约则是为了保证不同类型车辆发生碰撞,因此要保持较大的距离间隔。

(3)整体性。混合交通流系统是由两个或者以上的交通流组成的整体,它们内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

3 虹岭路交通调查及交通流特性分析

3.1 虹岭路交通流分析

3.1.1 交通流分析[5]

(1)虹岭路主干路道路交通组成结构以以货车小轿车混合为主,伴随多种其它交通工具的混合流。行驶在虹岭路主干路的车辆有56%是轿车,28%为中大型货车,而其它车辆占据比例较少。

(2)高峰时段交通流分析[5]。t=15 min,高峰小时平均交通量取1400辆,高峰小时中高峰15 min交通量取380辆,虹岭路主干路高峰小时交通流系数为:PHF15=0.92。

3.1.2 速度分析[6]

(1)速度组成分析,大型货车,小型货车以及摩托车的速度大部分分布在30 km/h,而小轿车的车辆分布大部分位于50 km/h。小轿车车速与其它类型车辆的车速有较大的差异,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2)车速统计分布指标计算:

3.2 虹岭路的交通设施特性分析[7]

(1)该道路有相应的道路标识,在往佛山西方向的兴泰物流园入口处有禁止物流园内部车辆左转标志,在十字路口处有明显的右转、直行指引标识。

(2)道路分隔带宽度为3.14 m,凸型,分隔带的缘石型式为斜式,中央分隔带有绿化,起到防眩晕作用;道路两侧未设置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度为<1 m。

4 虹岭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分析[8]

4.1 动态分析

4.1.1 行人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

虹岭路主干路路段只有机动车道而没有设立非机动车道,形成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混合流。考虑到自行车具有侧向膨胀的驾驶特性,机动车流量越大,对自行车的干扰次数就越多,强度就会越强。

此外,虹岭路主干路路段在一般时间段内自行车交通量较少,但在晚高峰期5:00~6:00,交通量有了一定增加,因此自行车交通流分布具有时空分布特征。

4.1.2 快慢型车辆混行导致车速波动型大

研究表明,车速离散程度越高,则事故率越高;事故冲撞前后车速变化绝对值越大,事故越严重。小轿车的速度平均方差为45.12,其余类型车辆为20左右。小轿车相对于其它类型车辆,速度变化较大,总体而言速度离散度较大。

4.1.3 红绿灯至产业园入口处路段车辆密度较大

虹岭路主干路交通量以小轿车与货车为主,其中货车又以进出产业园为主,因此在虹岭路红绿灯至产业园入口处路段交通,在高峰小时是会呈现靠近产业园的车道行车缓慢或是部分拥挤的状态。

4.2 静态分析

(1)道路两侧人行道过于狭窄。在虹岭路的大部分路段都有设置专门的人行道,但人行道过于狭窄,有部分的人行道宽度只有1 m左右。当行人相对相遇时只能行驶一人,另一人则被迫走下机动车道或侧身通过,造成极大不便利。

(2)主干路道路标识缺少。虹岭路部分路口有缺少或是无道路标识的情况。道路中则有缺少斑马线、车道标识线、红绿灯、道路指示牌以及警示牌的情况。

5 解决措施

(1)实行客货分道行驶。由于大型货车以及小型客车的道路行驶标准不同,行驶至同一道路会导致道路车流混乱,因此采用客货分道行驶的方式。大型货车行驶至靠近产業园一侧的两条车道,而其它车辆则行驶在左侧的两条车道。

(2)完善道路设施优化交叉口转弯标识。大型货车的转弯半径较大,需要时间较多,在转弯之前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准备,因此要用较为清晰亮眼的标识。此外,夜晚行车会导致标识不清晰,因此,最好能够在转弯处安装反光贴。

(3)对人行道进行时适当的拓宽。虹岭路主干路的行人较少,因此人行道的宽度不需要过大,但也不宜太狭窄。对人行道进行适当拓宽会使行人感觉舒适。对于一般路段的人行道可保持在2 m~2.5 m,而有公交站的人行道则可安排至2 m~3 m。

参考文献:

[1]宋扬.物流园区路网规划设计探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18(10):111-113.

[2]苟梦云.物流园区道路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3]谢陈峰.大城市环城高速公路大流量路段交通流特性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6,32(02):31-35.

[4]丁晓琳,王莉.中国特大城市混合交通流特性及规律研究[J].城市问题,1999,18(03):3-5.

[5]王伟,过秀成.交通工程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6]王殿海.交通系统分析[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7]金阳.交通事故成因对交通设施及安全的影响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17(06):63-66+70.

[8]陶志兴.机非混行路段交通流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行车安全
行车安全管理的分析与预防对策探究
城市轨道交通1800MHz车地无线通信网络方案研究
夜间驾驶机动车注意事项
铁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题库的安全作用初探
小半径隧道安全问题探讨
试论机车乘务员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马蹄环断裂故障的分析与探讨
公交车司机的现状及其心理健康状况
关于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建设的思考
低驾龄驾驶人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