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20-09-10张忠
张忠
【摘要】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而言,其自身是以科学文化为主要内容,其中涉及到生物、物理等一些科学小知识,若是能够有效开展科学教学,对于小学生科学意识的提升则能够产生重要作用。不过,以往的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小学教师缺乏对科学教育的重视,使用的教学方式也缺乏合理性,这就需要加以改进,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可以将生活化教学有效应用其中,借此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使其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科学知识大都来源于生活,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讲解相关科学知识时,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难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遇到抽象性较高的科学知识,也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教师则可以将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到科学课堂之中,增强科学教学的生活化气息,同时也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科学知识,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小学教师要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其有效应用到科学教学之中。
1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促进小学科学学科课程的发展
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效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之中,能够推动科学教育教学的发展。科学知识本身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就比较密切,其自身主要来源于生活,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天气变化等相关科学知识时,就能够发现这些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经常出现,所以说,科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再加上小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还尚未成熟,就导致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时有一定的难度,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阻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而小学教师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科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科学知识,生活化的教学也就是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的相关事物融入到科学教学之中,这对于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能够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1]。
1.2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开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学,能够将教材中的“硬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中的“活内容”,促使科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以及形象化,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降低理论化的科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吸收,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另外,科学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理解理论知识,也能够将教材中的知识重现在生活之中,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生活的感知,加深对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欲望。
2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合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师若想在科学教育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学习积累更多的科学知识,则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这一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而小学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需要对科学教材内容予以全面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以此创设出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借此增强科学教学过程的吸引力,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促使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有一个更加牢固的掌握[2]。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关于动物的相关科学知识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哪位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是什么小动物?”借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教师则可以问“你们与小动物的关系怎么样?小动物都有哪些特点?你们喜欢养小动物吗?”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然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小动物生长的视频,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小动物的了解,促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学会爱会小动物。
2.2科学应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参与性
开展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各种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因此,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时,要注重科学教学的质量,而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时,也可以将其与科学实验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则能够降低学生对科学实验的陌生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比如,教師在对学生讲解《材料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这一科学知识时,可以创设生活化的实验情境,在生活中搜集相应的材料,像石头、木头、塑料等,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浮沉实验,将这些材料放入到盛水的容器之中,观察各种材料的沉浮情况,并将其记录下来,促使学生能够对不同材质特点予以全面了解,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2.3结合生活实际布置课外作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相对比较枯燥,而且多数教师也都是通过做题这一方式,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记忆,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牢牢记住相关科学知识,但是学生却无法灵活应用科学知识,其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得不到锻炼。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根据具体的科学教学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设置课外实践作业,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完《种子的发芽》这一科学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进行种子种植这一实验,要求学生要利用空余时间观察种子发芽的整个过程,并且将不同阶段的实验现象详细的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同时还要进行验证。这一实验作业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开展有效的生活化小学科学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科学意识。因此,小学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方式要予以重视,并且要结合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罗茂勋.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 000(001):131-131.
[2]简浪花.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探析[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11):646.
[3]林令玲.”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