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
2020-09-10汪曾祺
汪曾祺
粽香四溢,百舟竞渡,又是一年端午时。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历经岁月的淘洗,传承至今。因其而衍生的端午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端午”二字也已成为传承、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的载体。接下来,就让我们在浓浓的民俗味中来感受端午佳节的魅力吧!
请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成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成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成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的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成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成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他记录的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问,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的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成鸭蛋呢!
【读后思考】
1.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2.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3.“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材料链接
材料一: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內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在每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材料二: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在中国古老绵长的文化书卷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却拥有一种相同的文化情怀。但与此同时,外来的文化和风俗在华夏大地上席卷开来。雍容的西方情人节——巧克力和玫瑰的魅力让人们忘却了七夕“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狂欢的圣诞节——圣诞树和震撼的音乐让人们丢弃了火红的灯笼……
(1)阅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2)请你就如何保护传统节日提出两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