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翻转课堂分析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9-10王舒雨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互联网+互联网

王舒雨

摘 要:在目前大学教育中,一直在强调引入新的网络媒体手段,转变传统课堂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相较于其他的学科,分析化学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逻辑分析,教师只能给予演示和指导,无法代替学生完成实验活动。在翻转课堂提出后,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个性化不足和实践试验匮乏的现状。目前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存在个性化差异弱、缺乏试验教学、缺乏试验教学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弥补教学不足:善用微课教学、重视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结合、重视实践教育等,旨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翻转课题;分析化学

中国分类号:O65-4;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6-0108-02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要想使大学的课堂焕发生机,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使教学不只局限在专业书本上。一些专家提出了“互联网+”和翻转课堂的概念,能够极大地改善传统应试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成长。

一、大学教育中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的概念是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的。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教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操的培养,教师往往也很难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需要对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必要调整,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加强自身引导者的角色定位。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对课程进行预习,一些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就可以提前掌握,并把自己经过思考仍无法解决的问题标记为重点,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翻转课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地位,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所不同,利用好翻转课堂能够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够加强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互联网+”的教学背景分析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对大学课堂教育也带来一些变革,教师应该正确顺应这一趋势,积极在课堂中引入互联网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首先,“互联网+”可以打通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局限性,把有限的课堂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在课下向教师咨询困惑,避免学生的问题堆积[1]。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把现场教学转换为视频教学,对于一些受到场地和设备限制的试验,都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直播的方式来学习。

其次,学生对灵活多变的课堂模式也有了更好的适应性。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灵活地运用手机和电脑来观看课程,和同学、老师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和拓展。网络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源,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点查阅不同的资料充实自我。

三、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一)个性化差异弱

一些教师授课方式和内容往往全都参考课本,没有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出现了教学刻板化的情况。在分析化学专业中涉及的知识覆盖面很广,甚至和物理、生物等学科的内容都有交集,教师往往“贪多嚼不烂”,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多做关注,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教学效果不理想[2]。另外,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不了解也是造成课堂教学同质化严重的原因。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课堂内容,对课本知识进行二次开发,使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缺乏试验教学

分析化学离不开试验,一些教师因为教学任务繁重,盲目占用学生的试验时间,导致学生无法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后续学习会更加吃力。还有一些教师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试验活动中,仅仅是通过动画展示的形式完成了实验教学,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影响实际教学。

(三)教学手段有限

受到实际教学设备和实验环境等限制,一些教师无法较好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课堂活动。在化学试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按照书本中的试验完成,没有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導致学生只学会了本实验,不懂得思维和知识的迁移。化学的理论内容很多,对学生的积累、迁移和运用要求较高,学生很容易感觉枯燥和吃力。教师应该改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对课堂的吸引力进行提升,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落实分析化学教学的对策

(一)善用微课教学

微课具有广泛性,是一种把重要的知识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的过程,不涉及其他的多余环节,内容短小精悍,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重点,且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保持高度注意力。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的内容,巩固重点知识[3]。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利用微课课堂对知识进行钻研,也容易打造精品课堂。

对于分析化学这种对试验有一定要求的科目,教师可以把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在微课程中进行展示,由学生根据操作来判断试验结果,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二)重视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对其加以重视,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价值。

第一,在分析化学科目中,有许多的基础性知识需要翻阅资料,这种与知识储备相关的内容因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的时间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放在课堂上完成,不仅耽误授课时间,成效也不好。教师可以把预习内容放在课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提前做好知识的梳理工作,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困惑点更有针对性地听课[4]。

第二,翻转课堂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善和优化。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后,还可以与教师交流,进行组内讨论和互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通过教师点评修改作业。在这种创新的学习模式中,把教学变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秉持学习过程中不遗留任何问题的原则。

(三)线上线下结合

在分析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积累的要求很高,如果只依靠课堂中的有限时间是无法较好地完成学习的。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可以更好得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等手段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还可以分享一些学习资料,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有选择性地进行查阅。在课后,针对学生仍然存在困惑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答疑,避免问题的堆积。

第二,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利用网络题库为学生随机抽取难度相当的不同题目,并在网络上完成提交[5]。这种方式能够避免重复和抄袭的情况,教师也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学生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

(四)重视实践教育

实践与试验是分析化学专业的教学重点,教师必须加强重视,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且善于观察和思考。以酸碱滴定试验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滴定有关的动图,逐次增加滴入的酸的含量,混合后的液体颜色会逐渐发生变化。根据酸碱两种溶液的体积、浓度不同,设计出不同的实际问题,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判断[6]。这是对多媒体手段的综合运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另外,化学实验课程必不可少,教师要正确认识参与到试验中能够带给学生的好处,不能盲目占用学生的试验时间,而是要在试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评估,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学习情况,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分析化学专业的教师,更应该意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做好教学资源的分配工作,把实验课程的设计与理论教学同步开展,并在试验完成后和学生一起进行误差分析和反思回顾,以引导和提问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使学生能够培养出试验意识。

(五)培养学生自学

大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时期,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得到成长,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不断进步。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并做好记录,这就是自学中重要的PBL学习方式。学生在提问、探究和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反复加强学习,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内化知识的内涵。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概念性的知识先进行自我理解,并把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在遇到例题时先尝试运用已知内容进行解决,再对比查看答案的解法,能够帮助加深理解相关概念。如果还存有疑惑,就对问题进行归纳,并在课本的醒目位置标注出来,在教师讲解时要更加关注,在课堂中若没有涉及,要及时向教师询问,防止问题堆积。在课后,学生也要利用互联网等资源,对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和练习,以此加深记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构建评价体系

教师要学会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多方位看到学生的特长,以鼓励代替指责,与学生共同成长。在互联网技术和翻转课堂等新手段的帮助之下,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途径增多,不再单纯依靠课堂表现、作业或考试,有了对学生全方位评价的基础条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潜力进行开发,帮助学生拓展感兴趣的方面,使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有更明确的认识。正确运用教学评价能够起到促进教学的效果,学生对教师会有一种天然的信任和尊敬,教师对学生的正面鼓励也是教学手段的一种,可以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增强彼此的沟通和联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分析化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充分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把课堂打造成与学生共有、更具归属感的场所。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极大地拓展课堂教学时间不充裕的问题,更加关注学生进行化学试验的过程。合理运用翻转课堂,将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课下完成,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使教師能够多为学生拓展一些专业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加强储备和积累。

参考文献:

[1]于勇.基于“互联网+”的仪器分析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数码世界,2019(9):192.

[2]王磊.“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翻转课程的分析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长传教育学院学报,2019(8):27-28.

[3]郑文琦.“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无机与分析化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9(15):275.

[4]刘苏莉.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应用——基于大学分析化学实验的案例分析[J].大学教育,2016(5):113-116.

[5]王星,张勤茹.“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规划[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2):40-42.

[6]徐蕾,李莉等.“互联网+”时代高校分析化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9(3):96-99.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互联网+互联网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化学家奖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关于申请“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的通知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关于申请“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