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趋同管理背景下的留学生思想教育问题

2020-09-10修赫鸿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信息化管理留学生

修赫鸿

摘 要: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我国与沿线各国除了在经济领域展开密切合作外,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但是当前国内许多高校在留学生管理上,往往侧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专业技能的教授,而对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则缺乏同等的重视,存在思想教育職责划分不清、教育方式方法单一、思想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问题。在趋同化管理背景下,必须要将思想教育作为一项核心教学任务,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管理制度和结合留学生特点创新教育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帮助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也能够找到归属感、认同感,力争将每一位留学生都培育成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使者。

关键词:趋同管理;留学生;思想教育;信息化管理

中国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6-0029-02

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部分留学生因为不熟悉中国的文化习俗、不懂得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经常会出现不能适应新环境或是不能与中国学生融洽相处的情形,在思想上、心理上出现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留学生思想教育的相关问题也逐渐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一、留学生思想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形象的树立,除了依靠经济硬实力外,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中,这些外国留学生就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目前高校开展的留学生课程包含了较多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明等内容,让留学生能够以更加辩证的思维,对待中外文化的差异。在对比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崇敬之情。留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他们学成归国后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使者[1]。因此,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加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播,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喜爱中国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中国文化在海外寻找到更多认同。

(二)有利于留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留学生来到异域他乡求学,除了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外,往往还面临着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等问题,很难与中国学生融为一个整体。这种情况也会导致留学生很难产生归属感,不利于他们对中国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以思想教育为契机,让教师能够有更多机会深入留学生群体中,主动了解留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面临的问题。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活动,让留学生可以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2]。真正把校园当成自己的家,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实现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留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教育的职责划分不清

2017年发布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中第二十五条规定,高等学校必须设置留学生辅导员岗位,为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管理和服务工作。高校虽然根据这一要求组织开展了思想教育,但是在组织形式、机构设置与责任分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3]。例如,部分高校的职能部门和相关二级学院认为留学生思想教育只是国际教育学院的工作职责,专业院系只负责安排和讲授专业课,忽视了在留学生教育过程中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性[4]。除此之外,虽然开展了思想教育,但是由于缺少反馈机制,不能及时、清楚地掌握留学生的思想状态,也就无法为思想教育的创新和优化提供参考。

(二)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单一

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国,他们从小接触的文化、生长的环境以及成年后的价值观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来看,许多高校的思政工作者,还是用教育中国学生的那种说教式方法,导致留学生的接受度不高。在缺少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比较单一的情况下,留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学习,也就无法将所学的思想理论应用到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中。

(三)思想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留学生思想教育开展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是否有一支综合素质极强的思政工作队伍。这里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政理论水平、人际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双语水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在前几项上具备较强的胜任力,但是精通双语的教师数量较少。由于思政工作者与留学生的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十分困难,很多时候必须要借助于外语学院的教师来翻译。这就导致思政工作的开展费时费力,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5]。另外,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速较快,进一步凸显了复合型思政工作者数量不足的问题。

三、趋同管理背景下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路径

(一)提高重视程度,明确职责分工

1.完善留学生思想教育制度

各个高校应当在严格遵循教育部颁发《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留学生管理办法》的前提下,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尽快编制更加详细和更具实际指导意义的“留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办法”,明确思想教育的重要价值以及确定思想教育的责任主体、开展方法等[6]。通过形成更加完善的思政教育制度,可以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具体开展留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提供必要参考。同时也能够保证思政教育责任得到落实,教育成效得到显现。另外,要做好制度实行的反馈工作,通过跟踪观察、采访调查等形式,不断补充、完善管理制度,从而能够紧跟留学生的思想变化,保证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还可以创新反馈模式,通过留学生微信群等渠道,进行线上调研,听取留学生对于思政工作开展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作为下一步继续补充完善留学生思政教育制度的重要参考。

2.引进思想教育责任机制

学校可建立明晰的留学生思想教育机制,专业院系、国际教育学院和政工部门明确分工,团委、学工部、校心理咨询中心和校医院共同建立留学生服务保障体系,各部门的共同参与才能保证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7]。同时,还需要做好配套的考核监督工作,每个学期末让留学生对本学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打分或是提出意见。根据留学生的反馈,找出当前工作中还存在的短板,及时完善方案,确保在下一学期开展思想教育时能够有明显进步。

(二)结合留学生特点创新思想教育方法

1.利用课堂开展思想教育

《中国概况》是留学生的必修课,涵盖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内容。教师在课堂之上,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延伸,并且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让留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国际交往”时,可以联系中国的历史文化,向留学生介绍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然后结合留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能够与中国学生建立和谐、和睦的关系。依托课堂开展思政教育,还可以实现思政教育的常态化,对于留学生思维习惯的转变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思政教育方面,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思想教育

为了提高思想教育成效,应当结合留学生的特点,尽量尝试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将思想教育内容融入活动之中,取得潜移默化的教育成果。例如,选择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留学生国家的一些节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中国学生和留学生轮番表演,既可以增进中外学生的友谊,同时又能够让留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思想得到提升。在了解更多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让他们逐渐接受中华优秀文化思想。还可以定期组织留学生到校外体验生活,对中国社会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进一步巩固他们“爱华、友华”的情感。

3.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

在“互联网+”时代,留学生的思想教育模式也要主动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转变。通过建立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从留学生正式办理入学手续后,就在该系统中为每一位留学生建立一份电子档案。通过电子档案,可以将留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思想状态等做好记录,以便于留学生班主任、思政工作者及时了解情况,为下一步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开展提供帮助。另外,还可以建立留学生思想教育微信群,留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思想困惑等,都可以在微信群里发表。教师可以随时关注群内消息,对于有问题和困难的留学生,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保证留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健康。以新媒体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渠道,还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留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有更高的接受度。因此,新时期的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培育专业化、高素质的留学生思想教育队伍

当前各个高校虽然有一支思想工作队伍,但是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导致针对留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培育一支数量与质量兼顾的留学生思想教育队伍。一种措施是选拔具备更高理论层次的教育学、管理学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来充实到留学生思想教育的一线。他们由于接受过系统学习,从而具备更强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接受能力和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在面对新事物时能够迅速理解、内化并与自身知识结构相融合,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身的能力展现出来,更有效地推动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8]。还有一种措施则是从留学生内部,选出一些精通双语且思想积极的学生代表,让思想教师先做好这部分学生代表的思想教育工作,然后以点带面,再由这些留学生代表,完成其他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留学生之间不仅没有语言障碍,而且更容易接受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成效也会得到更为显著的提升。

四、结语

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中国学生来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思想教育也是一项核心工作。在趋同化管理背景下,对于留学生的管理与教育也必须把思想教育摆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让留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实现心理、思想的健康发展。为此,高校除了要加强对留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外,还必须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明确教育职责、加强思想教育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为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参考文献:

[1]单宝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10):431-436.

[2]乔琪,苏守波,牛书田.论留学生管理中柔性管理和趋同化管理的重要性[C].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学术年会.2012.

[3]周栋,马彬彬,谢济光.“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生趋同管理培养模式探析——以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为例[J].学周刊,2019,401(17):179-180.

[4]翟国.高校留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5(3):115-117.

[5]徐艳春,李文武,鲁玲.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43):11-12.

[6]周磊.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留学生管理问题及解决途径[J].学园,2018(20):201-202.

[7]陈理业.辅导员视角下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应对[J].科技资讯,2017(30):199-201.

[8]刘福忠,刘凯.市场经济中留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的选择及实现策略[J].经济师,2013(6):147-148.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信息化管理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