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研究

2020-09-10孙育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孙育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与职业情操,为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礼仪教育的相互融合十分有必要,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然趋势,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促使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紧密结合,需要从选取典型礼仪教育知识、促进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合建立正确的认知、促使学生明白礼仪知识的重要性发挥老师模范作用、加强礼仪文化的宣传促进高校礼仪教育与家庭礼仪教育的相互结合四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6-0023-02

基金项目:甘肃高校大学生礼仪素养提升平台专项课题“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LYPT2020-02)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是国之栋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环境中,大学生必须要具备基本的懂礼、尊礼以及守礼素养,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国家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教育改革,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而礼仪教育是高校开展这两项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与文化素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高度,在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提高其礼仪素养和行为道德。促进大学生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结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想境界。高校应当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充分促进两者的相互融合,为培养出品德高尚、知书懂礼的高素质大学生奠定基础。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礼仪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与高尚的品德[1]。

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利用礼仪教育开展有目的性的教育引导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效果,促使礼仪教育能够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

礼仪教育是确保高校大学生建立良好对外形象的关键。大学生是新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可以基于礼仪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新时代礼仪准则,创建和谐、安宁的学习环境,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与心理素质,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

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礼仪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清晰地了解到哪些行为是不合理的,哪些行为是被明令禁止的,又有哪些行为是与大学生形象背道而驰的,使得大学生能够有效规范自身的言行,改善道德素养,显现出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特色的个人风采。由此可以看出,礼仪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礼仪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而素养的加强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加宽泛的人际交往圈与交流能力。礼仪教育对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很好地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2]。高校开展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主体均是相同的,即在校大学生。当教学过程中缺少大学生的参与,那么进行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将毫无意义,也无从谈起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礼仪教育的开展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懂得约束自我、尊重他人,更加从容地处理好与同学、同事之間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社会观以及职业素养,这样的教育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3]。所以,高校开展礼仪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通过在大学生之间开展礼仪教育,能够有效规范大学生的不当行为,使其明白人际交往的技巧,懂得谦让让人、尊重他人,为高校培养更多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三)礼仪教育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是形成讲文明、知礼仪的社会环境,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校大学生提出的根本要求。高校大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以后,行为举止也关系到校园声誉,良好的行为准则有助于提升母校声望。所以高校积极推动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礼仪教育尽可能确保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约束自己、尊重他人,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养,还能够促使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4]。高校开展礼仪教育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我国高校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路径

(一)选取典型礼仪教育知识,促进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合

孔子曾经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5]。高校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必须要建立在课本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是保障礼仪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必经之路。将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就是将礼仪教育相关知识结合到思想课程理论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以及专题讲座中,对在校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起到良好的礼仪教育效果,可以通过校园的文化宣传栏、思想政治教育微博与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发布礼仪教育相关内容,提高礼仪教育的范围与影响力,逐步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学习礼仪的良好氛围;改变礼仪教育课程现状,不再以选修课的标准来设置礼仪课程课时;将礼仪教育课程定位为必修课,设立《礼仪修养》教育课程,并在每学期教学结束后依照专业课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

高校要重视礼仪文化知识的传授,从在校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选取礼仪教育典型的知识点,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是促进大学生充分掌握礼仪教育内容的重要保障。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礼仪教育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有积极的意义。此外通过两者的深入结合,还能够帮助学生将思政知识融入实践礼仪中,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兼具专业知识与高尚品德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二)建立正确认知,促使学生明白礼仪知识的重要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其积极主动地学习,也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高校在开展礼仪教育时,必须要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礼仪知识的重要性,明白学习礼仪知识对自身今后发展的重大作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礼仪教育产生兴趣,产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动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效果[6]。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倡导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公务员面试环节模拟以及就业面试环节模拟等,在活动中加强宣传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重要性,并将其个人综合素养与竞争力联系起来,让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礼仪素养对于今后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这种实践的教育活动,让大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礼仪教育,有助于其切实感受到礼仪所产生的震撼与艺术美,也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三)发挥老师模范作用,加强礼仪文化的宣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礼仪知识学习,提高礼仪素养,为大学生学习礼仪知识起到先锋模范作用[7]。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实际行动向学生传授礼仪教育,通过一言一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礼仪知识,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礼仪知识的意义。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注意自身的礼仪行为,严格遵照“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标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特征给予相应指导,让大学校园中充满礼仪文化,也让尊敬老师、彬彬有礼成为学生日常的行为准则[8]。于此同时,高校还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礼仪教育培训活动,一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礼仪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礼仪教学开展方式。在培训中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性格的教师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增加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寻找出提高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方法,为促进两者的深入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四)促进高校礼仪教育与家庭礼仪教育的相互结合

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学生父母及监护人的礼仪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礼仪素养。高校在加强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够忽略对学生父母的礼仪教育。高校可以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教学优势,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父母进行礼仪知识传授,积极倡导学生父母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真正了解学生内心的实际想法,做到奖罚分明,不能够将爱孩子等同于溺爱孩子。高校在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时,应尽可能与家庭礼仪教育建立紧密联系,通过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有效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效果,也可以更好确保大学生在今后获得稳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老师要联合学生家庭共同加强礼仪教育常态化工作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礼仪教育活动中。通过高校思想政治老师与学生家长的共同作用,逐步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高校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高校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大学生礼仪知识的传授,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结合。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促使大学生形成尊重他人、言行恰当的高素质人才,为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华.礼仪欲行 思政是方向——谈思想政治教育和礼仪课程的有机结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48-49.

[2]甲宏伟,骆文伟.当代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的反思与重构——以祭孔大典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3):118-122.

[3]念惠珍,刘继团.高职院校礼仪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论刊,2018(6):110-112.

[4]严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礼仪教育的措施和价值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3):47-48.

[5]马婷婷,林美卿.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J].教育探索,2015(9):136-138.

[6]赵振有.高校礼仪教育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实施途径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2):126-127.

[7]娄春婷.礼仪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5):76-81.

[8]月英,侯晨曦.蒙古族傳统家庭教育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6):78-82.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