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与研究
2020-09-10恽珉
恽珉
摘要:当今社会对于高职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掌握课本知识要求学生能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学会整合各种资源,进一步提升自己开拓创新的能力,为进入社会提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学校应注重社团的平台作用,加强社团干部的培养和人力物力的投入。
关键词:综合素质;品牌意识;整合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深化,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依赖于课堂系统的专业理论灌输,而且更需要丰富的课外实践。对于职业学校来讲,校园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也成为了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
一、社团活动的现状调查
学生社团是在校园相关管理部门的许可下,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体,具有群众性、民主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但从组织和管理上来说难免产生松散现象,所以如何在发展中坚持稳定性,在规范中保持活泼性是社团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势头,就社团的自身现状及前景看,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持久的生命力
每次新学年的一开始,各社团的宣传标语、活动介绍铺天盖地, 纷纷招兵买马,并趁勢开展一些活动,但不久就平静下来,社团成员兴趣递减,积极分子所剩无几。原因是社团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社团建设的目标不明确,新老交替没有跟上步伐,核心成员一旦离开,后期建设就处于瘫痪状态。
2.指导老师配备不足
开展社团活动,理论指导尤为重要,虽然每个社团都聘请了指导老师,但由于指导老师忙于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真正参与社团活动并进行指导交流的老师为数不多,使得社团的发展始终处于摸索过程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
3.活动经费不足
经费是社团运转的“润滑剂”,充足的资金是社团得以正常运作的重要动力。不管是搞宣传讲座,还是办展览刊物,包括开展各种社会调查或实践都需要经费。而制作证件、印刷传单都是基本要求,社团本身就是自发组织,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因此经费的筹集使得社团活动正常开展受到很大制约。
4.社团活动内容陈旧,科技含量底
很多社团组织的活动没有新意,充斥着娱乐性和功利性,社会焦点问题的关注度不够,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精神层面有所缺失。学术讲座、沙龙论坛及开展公益性活动相对较少,忽视了社团理论学习与研究,削弱了校园文化和精神面貌的影响力。
5.社团干部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社团还是要依靠核心干部的工作能力,如果社团干部缺乏丰富的社团活动经验与理论知识,在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在组织活动时没有专业能力,对社团管理还放任自流,就会使得社团形同一盘散沙。
二、社团改革策略的探索
1.健全社团制度,规范社团发展
学生社团组织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必要的纪律约束和制度规范能促进社团组织健康、持续、有力地发展。因此在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社团管理办法及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学生社团成立的条件、登记注册程序、开展工作和活动的要求、考核评定的办法等,使社团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成立社团联合会,整合社团优势
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社联)是校园学生社团在平等的基础上组成的联合体,也是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载体。为加强交流互动,增进社团间的友谊,社联可以筑建各种平台,科学地统筹、合理地分配和有效地利用资源,定期邀请一些专家、社会成功人士、企业管理人员等来学校作报告、开座谈会,通过这些了解社会的各种动态信息,提高学生认识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3.引入品牌意识,打造特色社团
社团的特色是其生命力和品质的集中表现。品牌化经营理念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已毋庸置疑,在职业学校社团管理中引入品牌意识,正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社团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举办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活动,与社会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并通过这些活动扩大社团的影响力,将活动持续下来,树立社团的品牌效应,做到真正继承和发扬社团精神,构建真正体现当代教育特色的社团。
4.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
社团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可以定期通过社团组织的各类竞赛,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技术创新的作品。为此学校对社团的建设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优秀指导老师的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根据实际需求在场地使用、活动设施等硬件方面提供必要保障。对于优秀的社团要给予重点扶持,促进整个社团文化的发展。
5.加强培养,促进社团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社团活动开展得如何,往往是看社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社团管理部门要注重对社团干部的培养,首先要把他们真正当作学生积极分子中的一员,组织他们参加党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其次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考核,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学生社团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人文素养、锻炼实践能力的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学习知识、培养兴趣、展示特长,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学校也应立足于社团自身优势,及时、动态、科学地调整社团发展机制,保证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社团在学校育人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