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学定律复习中的学困现象成因及对策
2020-09-10林升辉
林升辉
摘 要:高中生物遗传学一直以来是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困现象相当普遍,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遗传学定律的认识也较为粗浅。为此,有必要对该知识学困现象成因进行探讨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遗传学定律;复习;学困生;对策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该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中生物遗传学的知识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遗传学的知识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似懂非懂,学困现象相当普遍。不少学生往往只能应用遗传定律处理一些常规题型,如果把染色体、减数分裂、基因及基因表达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试,则往往难以准确解答。为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生物遗传学定律复习中的学困现象成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1.把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上升为遗传规律
1.1学困现象成因分析
在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进行复习的过程中,不少师生对于杂交实验的推导过程过于重视,将大量的精力集中在对推理环节的分析过程中,反而忽视了实验自身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学生也没有明白实验本身其实是一个科学的发现过程。
1.2相应对策
建议在对本知识点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度为学生讲解遗传学发展的历史和背景,把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置于科学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说明。实际上,从当下的角度来看,孟德尔遗传定律在1866年提出时很难被大众所认可也并不是偶然的因素,因为这一理论已经超越了当时的生物学发展水平。孟德尔采用豌豆这类常见植物进行杂交实验,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这个实验过程都可以具象化,并不断进行重复,因为豌豆的很多性状描述都是可触摸的、真切的存在,但实验的结论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也就是现在的“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的遗传规律。通过这种背景介绍的方式,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孟德尔这位遗传学之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推导过程。
2.误把3∶1和9∶3∶3∶1看作定律
2.1学困现象成因分析
学生经常把这两个比例用在解题的过程当中,甚至不少学生还将其看作是一个“公式”到处进行套用,未能对这两个比例的含义进行正确理解。造成这一学困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将部分看成是整体,并未充分理解定律本身揭示的是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会怎样进行分配与传递的规律,而不是比例。
2.2相应对策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遗传学内容的条理性与整体性,引导学生弄清楚教材只是对一个科学严谨的发现与论证过程进行了展示,而这一过程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到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以下内容进行理解:第一,上述两个比例并非是定律,而是指性状分离比,它们是生物体遵循遗传定律后出现的结果,而不是定律。第二,即便在遗传过程中生物体遵循定律,也不一定是遵循上述比例,这是因为上述典型的比例出现需要很多的前提条件,比如不同类型配子生活力相同、精卵的结合随机,不同子代存活机会均等。因此,从本质上来看,豌豆的杂交实验过程并非遗传定律,而同样,3:1和9:3:3:1这类常见的比例也不属于定律。
3.难以对遗传定律描述的主体进行正确理解
3.1学困现象成因分析
遗传学定律中既涉及到了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减数分裂中也有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基因又在染色体上。在考查时,往往会在减数分裂时带上基因,在基因考察时又涉及到染色体,这就导致不少学生经常出现什么自由组合什么分离混乱的现象。实际上,在不同的条件下,分离指的既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同时包括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自由组合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对遗传规律的多层次性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
3.2相应对策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当将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解释清楚,即孟德尔遗传定律揭示之后,减数分裂過程才被实验证实,换而言之,孟德尔在当时也并不知道减数分裂,更未求证出同源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变化。实际上,孟德尔定律揭示的是分子水平的基因遗传规律,而减数分裂则揭示了细胞水平或染色体水平的染色体的分配规律。这两个规律描述的主体分别是基因和染色体,二者并非属于同一研究层次,也非同一时代被发现。直到1909年时,摩尔根的果蝇遗传才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上述两个定律才有了交汇的关系。因此,分离既指等位基因的分离,同时也包括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也是如此,这两者并非矛盾的关系,而是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分别对遗传规律进行了阐述。
4.对孟德尔定律的应用范围模糊不清
4.1学困现象成因分析
导致这一学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忽视了孟德尔定律的应用前提,对定律的应用范围不清晰所造成的。
4.2相应对策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当不断加深学生定律应用范围方面的理解和记忆,避免学生在解题时出现前提性错误。为此,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讲授:第一,定律只能用于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并不适用,这是因为此处的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而不是线粒体或叶绿体中的细胞质基因。第二,定律只能用于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即只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且必须是第一次分裂期间。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自然只能在同一时间。第三,精子与卵子的随机结合易被误以为也是“自由组合”,其实这属于有性生殖中受精作用这一环节,与孟德尔定律描述的基因并无关系。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遗传学定律作为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让不少学生或多或少出现了学困现象,作为生物教师,应当从深层次认识到学生出现学困现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春燕.注重因材施教促进高中生物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17(12):28.
[2]鲁文慧,井乐刚.高中生物学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J].林区教学,2018(02):82-83.
[3]陈淑芳.高中生物学学习障碍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4]冯莉.高二学生生物学学习困难原因调查与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8.
[5]王秀玲.转化高中生物学困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J].华夏教师,2019(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