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挑战

2020-09-10李凯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媒体挑战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不断延伸,不仅需要“出声”,还需要“上镜”,同时需要主持人把关的内容越来越多,节目中的信息由单向传播变为交互传播。面对全媒体的挑战,广播主持人需要适应新的角色,补齐短板,利用新媒体,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身优势,适应新角色的变化,迎接全媒体时代的新挑战。

关键词:广播主持人;全媒体;挑战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6-0151-02

在传统广播电台拥抱互联网、新场景乃至5G万物互联的过程中,主持人最先面临挑战。传统的广播主持人只靠声音来赢得受众,现在已经变得不可能。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全媒体时代能否应对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角色的变化,至关重要。

一、全媒体时代下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的延伸

(一)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上镜”,广播视频化成为方向

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节目主持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要求。微博、抖音等APP视频直播,在广播日常节目播出中已经十分常见。如遇到重大选题,广播电台更是全媒体分发、全媒体运营。以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机场投入运营的直播为例,北京新闻广播通过“音频+视频+微信+微博+客户端”同步直播的方式,选择了新闻性较强的一直播平台,同步到北京电台官方微博账号上,观看量是40.4万次。

传统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全媒体时代,需要面对“上镜”的挑战,改变原来低头看稿子播出、只管听众不管观众的旧方式。在广播节目视频化的初始阶段,要在广播电台的直播间加装视频设备。以广播直播间为背景,主持人没有镜头感,嘉宾与主持人镜头切换简单,没有背景信息介绍,这种广播节目网络视频化的初级处理,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广播播出形态,观众自然不会认可。这就要求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全媒体时代学会“上镜”。

(二)广播节目主持人“把关人”的角色拓展

传统广播节目中,主持人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主要包括对新闻事实、新闻价值、录音报道内容、电话连线质量、访谈嘉宾资质和内容等的把关。全媒体时代下,广播节目主持人依然是“把关人”,只不过需要把关的内容更多,要求更高。

首先,主持人获得的信息比原来更多,渠道更广泛。除了本台记者采写的稿件和编辑播出的稿件外,主持人还会使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渠道。尤其是在直播过程中,各种渠道的海量信息以及听众的互动信息纷纷涌现。其次,主持人需要把关的场景更复杂。传统的广播主持人常见的场景就是新闻现场和直播间,需要关注的是听众的听觉。而在全媒体时代,视频内容的加入使得主持人需要關注的内容更多,把关的场景也更复杂。最后,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接近性等,提高了对主持人尤其是直播主持人的要求。传统的广播稿件有记者、编辑、审稿人层层把关,而现在新渠道涌现的大量信息需要主持人一个人把关,时间紧,任务重。

(三)信息的单向传播转变为交互传播,广播主持人要在兼顾中取舍

互动环节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广播“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方式。广播的互动环节由原来单一的热线电话、短信互动到如今的微信、微博、客户端、弹幕等,变得多种多样。节目主持人通过新媒体平台,借助收听节目的广大受众所具有的信息收集的巨大潜力,使自身从单一的传播者变为信息交互的传送者,能够及时、全面、有效地加工处理各社交平台上的用户信息,成为信息的中央处理器,将受众发出的声音通过广播平台再传播出去。[1]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交互传播更为显著。新媒体倡导用户至上、互动优先,以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为己任。正因如此,广播直播和视频直播主持人的状态通常是不一致的。[2]如何兼顾音频端的听众、视频端的观众、参与互动的个体和广大受众群体的要求,在衡量中取舍,找到“最大公约数”,需要广播主持人的努力。

二、全媒体时代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调整与取舍

(一)强化“内功”,补齐“上镜”短板

传统广播节目主持人经过了层层选拔,拥有国家规定的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国家播音员主持人证书,然后才能坐在话筒前。这和现在流行的网络主播的UGC(用户生产内容)有很大区别,更趋向于PGC(专业生产内容)。在新媒体出现前,语言表达能力、直播掌控能力、话题驾驭能力是需要主持人不断精进的“内功”。

在全媒体时代下,广播主持人在强化这些“内功”的同时,更应该补齐短板。目前来看,广播主持人最大的短板是“上镜”能力不强。美国口语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认为:“在人际传播中,人们获取的信息总量中,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65%的信息是由诸如服饰外貌、表情行为等非语言符号传播的。”[3]广播节目主持人由于多年的职业惯性,不注重服饰、不看镜头、坐姿和站姿随意、表情和肢体语言欠缺等“上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需要尽快补齐短板。

(二)利用新媒体创建新角色,找准主持人的状态

广播媒体的魅力之一是通过声音塑造形象,很多听众对收音机里的内容会展开自己的想象。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主持人的形象不再神秘,直播间的全部信息都可以及时迅速地展现在受众面前。这就需要主持人利用新媒体,找准自己的状态。

很多广播节目直播中,常常是微信、微博和客户端同时互动,音频、视频同时直播。随着社交场景时代的到来,广播节目与社交媒体的结合增强了即时互动性,在节目中主持人需要根据节目需要使用不同的社交媒体互动方式,并且在节目中随时进入微博或微信等不同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评论员,也可以是亲近朋友,还可以是传达者和倾听者。[4]而这些不同的角色,就需要主持人利用新媒体创建。如何保持这些角色的统一、找准主持人的状态,是广播主持人迫切需要解决的。比如有的主持人在评论新闻时义正词严地批判不守公德行为,在和听众互动中提及自己时,又说情有可原。媒介越多,越需要主持人角色定位一致。另外,线上和线下角色的一致性也不容忽视。传统的广播线下活动多为听众见面会等,而新媒体的出现、抖音等APP的流行,使得广播主持人也热衷于在节目播出后,通过这些渠道展现自己的形象。这些内容应该是锦上添花,广播主持人的角色必须统一,不能出现人设崩塌进而影响广播节目。

在全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以广播听众为主,兼顾新媒体受众。有些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拥抱了新媒体后,就放弃了广播主业,将节目内容、互动安排、视频播出的时间和时段安排得非常多,忽略甚至放弃了广播听众。这种做法看似强调了媒体融合、全媒体制作,其实是忘了根本。广播节目的视音频共做、广播节目可视化,根本还是广播。广播节目主持人要牢记丢掉了广播就是丢掉了最基本的特性。广播节目传播与视频内容传播有不同的规律,存在传播手段跨界所带来的冲突。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重新明确自己的定位,既要保持传统的广播主持,又要适应多种传播方式带来的主持方法的变化,这就对广播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1]

(三)在自媒体面前保持专业主持人水准

目前的自媒体非常多,水平参差不齐。自媒体的主播绝大多数是UGC(用户生产内容)。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发音吐字不够规范,声音难以做到动听悦耳;妆容穿着不够得体,观感上做不到雅致舒适;整体结构散漫杂乱,没有合理的编辑串联;内容上常常以大量无聊的互动作为支撑,“注水”严重,可看性较低。[3]

在全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更应该保持专业的水准。比如妆容更符合节目定位,不博眼球;语言在保持广播魅力的同时,和画面信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传统广播主持人习惯用语言描绘现场或者图像,使听众有画面感。而在全媒体时代,广播节目视频化成为方向,广播主持人要克服习惯,学会新的表达方式。在全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要加强基本功,在多种信息间进行取舍。同时,广播主持人也要从有影响力的自媒体那里学习长处,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

(四)低成本的“单打独斗”将成为历史,广播主持人需要团队作战

传统广播业务中,基本上由记者、编辑、主持人和导播就可以完成一期节目的制作播出。在崇尚采编播合一的年代,主持人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采访、编辑、播音的全流程工作,低成本的“单打独斗”既是广播的特色,某种程度上也是广播的优势。

这种制作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全媒体时代下对广播节目制作播出的要求。以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机场投入运营的直播为例,直播时需要在3种信号来源之间切换:第一,参加首航的记者电话连线搭配相关画面;第二,机场现场主持人的采访音视频流;第三,直播间的主持人对嘉宾的访谈。3种信号的音、视频来源各有不同,这对直播技术的合理设计有相当大的挑战。为了实现3种信号源之间的合理切换,记者、编辑事先准备了相应的照片及视频。在大兴机场现场,采取4G流媒体包与摄像机组成单机位拍摄方案,实时回传现场的音视频流;在新闻台直播间,由摄像和导播对直播间内容进行拍摄和推流等。这些工作需要一个团队来运营维护。

三、结语

面对媒体间的竞争,广播节目要想在全媒体时代占有一席之地并有所发展,首先广播主持人要适应新角色的改变,尤其是在5G来临之际,万物互联,更应该探索广播在新技术、新场景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快掌握全媒体的传播特性,提高多媒体传播能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以适应新时代媒体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苏明.广播节目可视化环境下的广播主持人[J].东南传播,2019(04):157-159.

[2] 龚芮.新场景下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型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39-52.

[3] 李秀磊.可视化广播主持人的坚守与改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1):82-83+124.

[4] 程钧,张玲.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形象问题探析[J].中国电视,2014(10):76-79.

作者簡介:李凯(1977—),男,北京人,研究生,硕士,主任记者,研究方向:广播,新闻。

猜你喜欢

全媒体挑战
极限挑战
眼力大挑战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