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猜想”的应用策略
2020-09-10俞向荣
俞向荣
摘 要:猜想能力是初中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通过猜想,能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和验证的能力.教师可从概念认知中引出猜想,引领学生理解科学精神.也可从生活中展开猜想,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消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在验证猜想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
关键词:概念;生活经验;拓展思维;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7-0098-02
猜想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猜想意识,引导学生从猜想中去认识化学、理解化学、应用化学.通过猜想、验证猜想,让学生从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思维力.
一、从概念认知中引入猜想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的趣味性、知识性感到好奇.教师要利用化学学科的变化特色,积极创建猜想情境,引领学生从猜想中感知科学精神.化学中的概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部分.对于概念的提出,可以引入化学家探究故事,从概念的猜想、验证中,体会发现化学知识的艰辛与乐趣.学习化学,要让学生认识和体会科学精神.化学中的概念,也是培养学生猜想意识的有效途径.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展开主动思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深切体会化学概念,感知化学的意义.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时,引入化学实验,将一朵白色纸花,与无色液体展示给学生.设置问题:纸花是白色的,如果放在液体上,会变成什么颜色?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白花会变色吗?变成什么颜色?在初中生看来,化学实验课堂犹如一场魔术,对于所看到的物质,物质之间的反应变化,都可以作为学生猜想的话题.通过白色纸花与液体的接触,很快,白花变成了红色.从这些现象入手,来导入本节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化学反应.可见,猜想的应用,激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参与意识,更从化学课堂,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猜想并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展开猜想
在初中化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渗透与之相关的化学知识.初中生好奇心强,对化学知识充满了探索欲.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化学猜想,让学生去体验化学的真实性,发展猜想品质.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来导入化学变化,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学科的距离,增强对化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在学习二氧化碳时,列举了生活中学生常吃的膨化食品,如薯片、虾仁等包装袋,这些包装充满了气体,这些是什么气体?有何作用?围绕这些气体展开讨论,有学生认为是氢气,有学生认为是二氧化碳,还有学生认为是空气等等.为此,教师鼓励学生结合经验来猜想,增长学生的生活常识,也让学生明白二氧化碳的不同作用.如可以保护食品在运输中不被压碎,二氧化碳能够抑制细菌、霉菌的生长,保持食品新鲜,延长保质期.由此,生活化经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增强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对于学生的猜想,有可能出现与正确答案相反的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入类比、归纳等方法,优化猜想教学.如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先回归之前所学的酸的化学性质,以酸为对照,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梳理酸的化学性质,再延伸到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猜想,鼓励学生结合酸的化学性质探究过程,启发学生参与到碱的化学性质猜想中.如此,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加主动,也从猜想、验证、探究中获得学习成就感.
三、从化学猜想中拓展学生思维
传统化学课堂,教师是主导,课程组织与实施,学生被动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化学思维被束缚,容易造成思维定势,与素质教育相背离.鼓励学生去猜想,从化学教学中融入猜想,激活学生的猜想意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结合化学知识点,适时融入猜想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深刻领悟化学知识.科学的猜想,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猜想,鼓励学生去猜想,将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转化为积极的猜想品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联系学生实际,启发学生去猜想,去思考化学问题.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真的守恒吗?以此为猜想话题,带领学生通过共同动手,参与实验,来验证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在亲自体验中,了解并体会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化学猜想思维,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还有,在学习硫酸时,面对浓硫酸,有何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对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也具有脱水性,很多学生感到疑惑不解.两者是否矛盾?列举浓硫酸放置于空气中,会慢慢变成稀硫酸;浓硫酸滴在干燥的纸面,会让纸张碳化.前者体现了吸水性;后者体现了脱水性.通过猜想与分辨,让学生增进对吸水性、脱水性的深度理解.
四、从探究新知中激活猜想精神
学习化学,要依托课程教学目标,逐步展开化学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化学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注重猜想意识的激活,重视学生从新知中发展猜想精神.課前预习是提高化学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课前预习任务设计中,教师通过布置预习要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在课前预习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想,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猜想进行验证,两者的衔接,激活化学教学的趣味性,也便于引导学生从讨论、探究、实践中发展化学综合能力.如在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可以在课前设置观察生锈铁制品的环境,梳理和总结铁生锈的原因,并进行猜想.再回到课堂上,围绕铁的物理、化学性质展开实验验证,实现课内外教学的有效衔接.
总之,化学课堂,不能停留于单一的知识讲授,更应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以猜想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运用猜想来认识化学,教会学生猜想的方法,从猜想中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循序渐进发展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明创.浅谈猜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7):160-161.
[2]陈平.猜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5(1):128+139.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