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猜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09-10许颖娟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猜想初中化学探究

许颖娟

摘 要:猜想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而科学的为学生创设迎合学生兴趣生长的猜想氛围,让学生因为教师的引导而兴趣倍增,也因为猜想行为的开展,而思维深入,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参与到化学课堂学习之中.

关键词:猜想;探究;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7-0096-02

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猜想,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营造出学习氛围浓厚的化学课堂.最重要的是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其积极学习、思考化学知识,从而获得新知.在学生参与猜想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思维也会随着猜想的内容而深入,此时,学生经历了深度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都会随着学生思维的深入而不断提升,是当下课堂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文章就此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灵活应用猜想,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灵活应用猜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很多化学知识既有抽象性、理论性的一面,也有趣味性、生动性的一面,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可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展示出化学知识趣味性的一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使其主动探索化学理论知识,进而掌握化学知识.但是这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合理选择教学手段、方法,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使其能主动、积极猜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重点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引导学生猜想,以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比如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白糖变黑、燃烧、钢铁制品生锈等生活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或者课堂演示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小木炭跳舞等实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的神奇,以此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出趣味性的化学课堂.接下来,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继续展示实验现象,并启发学生注重结合刚才的实验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猜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根据所讲授知识展示实验,让实验现象尽可能清晰的呈现给学生.如展示蜡烛在烧杯遮盖下的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其中发生了什么现象,并猜想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对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猜想、分析,并概括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充分活跃学生思维,保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由此可见,在化学课堂导入阶段,通过引发学生猜想可以改变传统化学课堂枯燥、无味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出化学知识的趣味性,保证学生积极、主动汲取化学知识.

二、合理应用猜想,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化学知识具有理论性、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无法理解或一知半解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习惯性地将新知识直接展示给学生,且多是依照课本进行讲解,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尤其是忽略了知识的剖析,以致于学生只能表面理解知识,无法充分理解、应用知识.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猜想为导引,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索新知识,并运用已学知识、经验探索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这个环节中,学生对反应的条件、特点等都存在较大的思维障碍.为此,在常态教学中,教师可先展示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振荡.在学生观察之后,提出疑问:所有的酸和碱都能发生反应吗?向NaOH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后,它们是否发生了反应?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吗?接下来,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有的学生可能会说用酸碱指示剂验证反应.也有的会想到用锌粒验证反应.无论是学生提出的哪种猜想,教师都要适当的鼓励,促使学生积极验证.接下来,在证明酸碱发生反应后,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经过反应后,试管中会生成什么物质呢?这时学生可能猜想其中包含盐酸,或者是包含氢氧化钠溶液,或者是两者的反应物.这时教师就可以多媒体展示出化学方程式,让学生了解到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会生成氯化钠.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能够看出激发学生猜想,并引导学生验证猜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总结新规律.最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相适应,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高效运用猜想,强化实验教学成效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影响非常大,其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但是从实际来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其中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流于表面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高效运用猜想,强化实验教学成效.需要注意的是教室应合理选择猜想的应用时机、方式,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实验,并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在验证的过程中对化学知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为例.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实验,并提出思考问题,活跃学生思维:试管口放棉花的原因是什么?试管为什么倾斜朝下?结束实验后,移出导管、停止加热哪个动作在前?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氧气制取试验的注意事项,以免动手操作时忽略了这些问题.接下来,可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想.如提出问题:在实验前应怎么样检查试验装置?刚开始反应就有气泡冒出时要收集氧气吗?怎么验证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猜想,并提出可行的验证方案.

从上例能够看出,针对氧气制取要点、氧气性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猜想、验证,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重组、思维碰撞,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将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知,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增强实验教学成效的目的.

综上所述,灵活、合理、高效地运用猜想可以改变傳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题活动兴趣与求知欲,激活学生在化学课堂活动中的思维度,使学生从思想层面上主动思考、理解、内化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提升课堂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本生.浅谈猜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6):11-12.

[2]付小勤.初中实验探究题中对反应后体系存在物质进行合理猜想的方法[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4(05):41-42.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猜想初中化学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