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9-10陈秀丽

学生学习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个面正方体思维能力

陈秀丽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教学是重点所在。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开展多种开放思维性训练方式等策略以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数学培养教学

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能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离不开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而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喜好,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期待,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使学生学习效率较快的提升,促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更快的提升。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均是一问。可见问题是发明成功的关键,正因为科学家们挖掘了问题、提出了问题、解决了问题、创新了问题。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学会思考,懂得创新,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孕育人才的关键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教学是重点所在。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按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都是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一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2.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的创新思维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發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勤于动手、善于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在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带给笔者巨大的收获。展示内容是:一个正方体放在地上露出5个面,上面再加1个正方体就露出9个面,以此类推7个正方体就露出29个面。学生展示的很成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每增加1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就增加4个。展示完毕,笔者正想总结时,马维维马上站起来提出:你们只说出了规律,得出了7个正方体竖着放一条,有29个面露在外面,那如果有26个正方体这样放,应该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窃窃私语,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张志远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一分钟不到,他就想出了一个方法=26x4+1=105个,因为26个正方体放成一竖条,前、后、左、右4个面露出来的有26个再加上上面的1个面就是105个。他的话音刚落,来不及等笔者点头肯定,冯文儒站起来说,他还有一个方法:25x4+5=105。因为从最下面的一个正方体到第25个正方体,每个正方体都露出4个面,所以用25x4,再加上最上面的一个正方体的5个面就是105个面。听了他俩的想法,笔者从内心佩服他们思维的灵活,方法的多样。虽然此时上课的时间已远远超过笔者的预设,但笔者并没有打断他们,而是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而这种思维火花的迸发,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只能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得以展现。

2.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创新的意识

学生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爱好数学的最好动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诱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知识枯燥单调,缺乏趣味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色彩鲜艳的教具与图片、喜闻乐见的故事,以及小动物、玩具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得通俗易懂。这就需要教师扩大阅读量,积累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知识,从而诱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抽象的内容,变枯燥单调为生动有趣。采用多种途径与方法去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正确引导,循序渐近,推动学生发展智慧。

2.3开展多种开放性思维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种开放性思维培养方式的相结合。在拓展开放思维训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一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盲目追求创新;二是改变只重知识传授轻过程与方法指导的传统做法。例如开放性作业的布置,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当然开放性作业要让学生踮一踮脚尖就能够着,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脱离所学知识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还比如提倡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在教学中,可以釆用画图、列举、假设等方法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策略多样化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如果学生还有其他别出心裁的想法,只要方法正确都予以肯定,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地发展,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促进思维品质的优化。

3结语

总之,课标的实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让学生针对数学课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维、新看法,这不仅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极为有利,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还应结合生活、课本知识等,从多方面出发,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余勇.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2期):177-178.

[2]曾荷花.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 新课程(小学), 2015(11).

[3]王乐.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第三小学校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31

猜你喜欢

个面正方体思维能力
给正方体涂色
正方体的展开图
培养思维能力
多少个小正方体
正方体的展开图
培养思维能力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