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作业中的应用
2020-09-10丁艳妮
丁艳妮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运用图像、符号、关键词和线条等元素来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多个方面,尤其在學习中,其清晰的思维方式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地理内容多且零散,对于新接触这一门学科的初中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困难。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有逻辑性地串联起来,灵活运用,随时提取,本文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的教学中将思维导图引入学生的作业中,取得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作业;思维体系
以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学习氛围较好的班级为考察对象,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密的知识体系,授予学生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作业的设计方面,引入了思维导图。一个学期下来,效果比较显著,总结和反思如下。
1思维导图运用于地理学科的特点分析
地理学科是一门系统的学科,综合性强,内容方面牵涉的范围广,知识点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思维导图可以按照人类的思维习惯,用网络和树形结构将知识信息系统地呈现,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地理学科更加适合用思维导图进行加强记忆。
地理知识与其它学科相比,更加依赖图文结合的表现形式,刚好与思维导图的表现方式吻合。地理科学的综合思维方式与思维导图的发散思维方式可以相互补充,能使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网状信息更加自如地提取、运用。
2取得的实质性的成果
2.1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逐渐发现繁杂地理知识间的紧密联系,记忆起来也变得更容易。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绘画天赋,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地图展示出来,再将思维导图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学生就会对自己的杰作出奇地满意,从而增加了学习地理的信心。加上老师对学生充满个性杰作的一次次鼓励,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
2.2完成作业的质量有所提升
学生学完每一节内容之后,经过简单的复习,系统地画思维导图,知识已经在无形中掌握,最后在完成练习册的时候,正确率有所提高。不再像以往那样东找西找,未能掌握题目所要考察的知识点,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次次进步的体验,让学生更加乐于去完成思维导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3抓知识的重点难点,建立个性化知识思维体系
学生画思维导图,是不断摸索学习的过程。领悟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能迅速的掌握画图的要领,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思维的发散及总结。领悟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也慢慢地明白哪些知识是需要通过思维导图更好地展示出来的。此外,在画图的同时,能更清楚地意识到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对地图的运用。所以很多同学都学会了将纷繁复杂的知识融入到地图中进行记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点可以从平时上课对之前知识的提问中看出来。对一个没有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系统记忆的班级而言,很多同学的知识在脑海中是零散地呈现,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所以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提取信息需要的时间会更长,知识点的回答也没有那么全面。
2.4复习时更加有条理性,效率更高
初中的学生,需要学习、考试的科目很多。每次临考前,面对如此之多的学科,很多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复习,书本内容这么多,时间不够。学生会越想心里越着急,更有甚者,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干脆就不复习了。但是有了思维导图之后,一本厚厚的知识就可以变成薄薄几张纸的内容,学生复习起来不仅没有畏难情绪,而且相比于其他同学,由于知识间的联系,学生用图的形式展现了出来,会更有利于他们发挥形象记忆法的优势。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学生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记住更多的内容。在考试时,由于记忆是有条理的,因而学生提取需要的知识时,会更加容易、快捷。
3需要改进的地方
3.1 学完一章的内容让学生简单完成一幅思维导图
在实践中,每学完一节的内容,都需要要求学生画一幅思维导图,但是每一章学完之后,并没有对他们作出要求。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把每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所以在进行综合性比较强的考试或检测中,学生答题的思路会比较狭隘,不能很好地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每学完一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完成一幅简单的思维导图,内容不需要很具体,但是应该把重点内容之间的联系表现出来。学完一本书之后,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将每一章的内容稍加整理,这样一本书的内容就可以越学越薄。
3.2 地理学科的思维导图应该让学生再加入一些多样化的地理元素
地理其实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跟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在教学生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多加入一些多样化的元素,而不仅仅是地图。比如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发现很多的地理元素,这时应该鼓励他们将这些伟大的发现加入到自己的思维导图中。这样一来,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自己学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另外也可以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探索欲望。
3.3 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可以更丰富
对于内容比较零散,知识点比较多的章节,用思维导图去系统化记忆,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但是有一些章节的内容,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少,这时候让学生还是按以前习惯的方式去画思维导图,学生会觉得没那个必要。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知识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比如让学生自己找一些跟这节内容相关的图、表、数据资料,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再个性地呈现,最后巧妙地得出这节内容的结论。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更加注重过程,注重学生能力迁移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
4结语
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中的各个领域正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同行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实践,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岑小毫.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教育研究,2016.
[2]汤恩嫔.导图建构,思维广华——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经验与德育园地,2013.
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