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
2020-09-10范章勇
范章勇
【摘要】当今的教育风气已经逐渐变成重才智轻德育,但是德育教育的价值往往是不能忽视的。随着教育改革,德育教育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老师们都积极相应,做好德育教育的工作,贯彻落实德育的广泛传播。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学校以及老师的教育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这篇文章将以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为中心,对现阶段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让德育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重要性
引言
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德育工作也与时俱进,要围绕人文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德育教育的价值不容小觎,德育教育的成果不仅关乎着学生的成长,更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息息相关。现如今,教育发展逐渐重视德育教育,教师也应该积极响应,与时俱进,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
1优化班级管理以及实施道德教育的作用
1.1彼此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要适应时代需要,所以培养他们的品格和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与此同时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强“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与他们息息相关,不可分析,因为德育的教育会引导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思想素养。如果养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班级氛围将会十分和谐,对于班级优化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优化班级管理和实施道德教育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相辅相成。
1.2相辅相成
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如果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学生在意识里就能准确判断是非对错,心里有一把衡量的尺,因此他们的自我规范意识会对他们的行为作出约束,这种方式与老师的课堂说教方式大不相同,因为观念的传输具有直接性,会形成一个观念,而不是普通的知识理解,这对班级管理也有很大的好处,因为学生会因此规范自己的行为,班级秩序会变得良好,集体的荣誉感也增加,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会相对比较轻松。
1.3互相促进
因为良好的班级管理会形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很容易受到氛围的感染,尤其初中生的行为与思想态度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能够发现在凝聚力强调的班级环境中,学生更有荣誉感,也会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这样也能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
2初中德育工作的缺陷
2.1教育形式落后
仔细观察当今的初中德育工作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初中班主任还仍在采用最传统的方法教学,即把书本里的知识以说出来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枯燥无味,且只是把这些观念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无法让他们切身体会理解,只能停留在字面上,没有真切的感情体验。单一又枯燥的教学方式对于德育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限制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价值。
2.2没有结合实际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德育教育的内容也有所改变,有了不同的侧重点。然而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一般都只进行最基础的概念普及,没有结合当今实际进行拓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这样无法对学生的德育学习起到积极作用,他们只会停留在表面的知识,也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跟着时代进行不断发展创新。
2.3师生缺少互动
良好的课堂环境以及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是现代的主流教学观念,因为它适应了时代的发展。班主任不应该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采用有趣生动的教学观念,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也能方便了解学生对德育学习的接受程度,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特点,将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引入课堂,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让学生的德育发展得到成长。
2.4教学素养较低
德育教学不是依靠书本就能完成的,是需要身体力行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去做一个有利于自身、他人以及社会的人,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需要班主任具备很高的素养,用自身去引导学生,这样学生也能遵从道德基准去完善自身,遵守道德底线,做一个优秀的人。但现今很多班主任单纯要求学生达到目的,但无法对自身的素养进行高要求,这是一个对学生素养培养不利的现象。
2.5没有建立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
德育教育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需要多方面配合,长期渗透到学生自身的过程,甚至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学生需要的不仅只是在学校受到德育教育,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同样需要接触积极正面的思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但是现今班主任大多数无法将课堂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跟家长进行沟通配合,无法进行完美对接,所以导致德育教学还无法全面渗透,这也是一个较大的缺陷。
3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发展策略
德育教学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培养,还要从人格素养、道德观念以及个人的言行举止多角度的进行综合性的提升和培养,让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教育道德素养,将德育教育所学到的知识渗透到学习以及生活中。
3.1初中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素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学校以及老师的教育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会比较依赖班主任,所以班主任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初中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日常的教学或者与学生的接触中,都需要保持积极乐观,把健康又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看,用自身作为他们的榜样,从而引导他们,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2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的成功标准是学生是否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因此在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促进道德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因为初中生比较喜欢有趣的活动,如果将此与教学结合起来,他们会更容易接受知识以及记忆在心中,从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将思想道德进行内化。
3.3构建和谐良好的班级环境
精神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物质文化的基础。如果一個班级的管理秩序很差,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道德教育工作也无法顺利实施,德育工作的进行需要切身的去交流,班主任和学生需要友好地交流,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形成一个纽带。初中阶段的学生追求自由,容易受情绪支配,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兴趣,与德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
4结语
顺着教育的发展,优化班级管理和实施道德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它们彼此相辅相成,让学生的教育得到充分落实。当前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学方面仍存在较多不足,但都是有方法可以解决实施的。初中班主任应该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教学牢笼,用“以生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念与学生形成一个连接的纽带,彼此促进,既做到提高自身的道德教育水平,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一举两得。
广东省信宜市第四中学 广东 信宜 525300